1. 下列題目,請繪圖說明之:(一)假設臺灣人對於米食的需求彈性低,若政府對糧食課稅,則消費者剩餘、廠商利潤、政府稅收分別為何?並請說明消費者與生產者誰負擔了較多稅? (二)若一工廠的生產過程具有負向的外部性,政府對廠商課徵庇古稅(Pigouvian tax)有助於減少外部性所造成的經濟效率損失。 (104年考題)
2. 東南亞國家某生產事業,原係以工廠內每人平均利潤極大化為經營目標,若僅考慮勞力一項變動投入因素,倘該工廠改追求總利潤極大化為目標,請比較兩項目標下工廠所雇用勞力數量(L)之相對大小。 (113年考題)
3. 假定總體經濟原處於長期均衡,現在總需求突然增加,而離開原來的長期均衡,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請利用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圖形來表達上述之改變。(二)上述總需求的增加對總體經濟的物價、產出與就業,在短期與長期分別有何影響? (110年考題)
4. 經濟學名詞解釋(一)訊息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二)道德危險(moral hazard)(三)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四)主從問題(principal-agent problem) (107年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