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為教育是提供學生一個可以安心試探與發展的環境,而不是強加外力地揠苗助長。這樣的主張較符合下列何種教育隱喻? 


2. 下列何項教育活動較符合皮德思(R. S. Peters)所謂「合價值性」的教育規準? 


3. 有關清末民初中西文化調適的見解,下列那一位學者主張對西方文化的吸收,須消化成為本身文化的一部分,以保有自身文化的統整與獨特性? 


4. 有關蒙特梭利(M. Montessori)的幼兒教育觀點,下列何者正確? 


5. 日治時期,曾將臺灣文化的病因診斷為「智識的營養不良」,並開出「正規學校教育、補習教育、幼稚園、圖書館、讀報社」等五味藥方,以為診治之用者,係下列何人? 


6. 依據懷德海(A. N. Whitehead)主張,教師必須遵循「義務」(duty)及「崇敬」(reverence)的引導,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施展才華,全心奉獻。此種引導在教育中顯現出何種本質? 


7. 國家通常具有某些基本權力,其運作和學校教育或課程教學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學校教育通常是這些權力運作的管道或手段。上述由國家透過教育國民以建立集體意識或國家意識的權力,係屬下列何種權力? 


8. 下列何者是近代中國最早制定的西式學制? 


9. 俗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較接近下列何種知識論觀點? 


10. 「問題導向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其理念較接近下列何種教育學觀點? 


11. 斯賓賽(H. Spencer)在《論教育》論及「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曾提出五項不同價值層級的知識;前述除直接保己、間接保己、長育後嗣、公民責任等四項知識外,還包含下列何項知識? 


12. 乙是某高中一年級學生,他告訴自己要認真讀書,才能名列前茅、獲得公開表揚。若以柯爾伯格(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的六個階段來說,他的學習心態最符應下列何階段? 


13. 關於心理學的「行為取向」學習理論,主要是借用物理科學的技術來進行動物實驗,藉以瞭解人類學習的方式或途徑。下列何者不屬於「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 


14. 在教育社會學的課堂中,丙老師曾以「科層體制」(bureaucracy)說明學校組織運作的機制與方式,進而指出學校組織的制度化與層級化,有如硬梆梆的「鐵籠」(iron cage),強力規範,難以掙脫。此種以「鐵籠」比喻「科層體制」,係出自下列何位學者? 


15. 甲老師介紹馬克思(Karl H. Marx)的意識型態批判論點時,指出教育內容如涉及意識型態,則是虛幻的而必須加以破除。此種論點在知識論上是主張下列何項真理? 


16. 父母智能不足、近親結婚、染色體異常等因素,導致兒童智能不足,其原因歸屬於下列何類? 


17. 下列那一個國家最早規定父母應送其子女入學,否則即予嚴厲處罰? 


18. 美國聯邦政府於2015年12月修正公布《中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其另外的名稱為下列何者? 


19. 下列何國公立中小學教師薪資主要由中央政府負擔? 


20. 依我國現行教育部組織法規定,下列何者屬於教育部之次級機關? 


21. 下列何國現行的初等教育年限為5年? 


22. 下列何國曾設有國家學校領導學院(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負責校長培訓? 


23. 「教育領導者從邏輯科學的驗證建構權威,運用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倡導工作訓練,並監督工作進度,以期達成工作標準化」,是下列何種領導權威的特性? 


24. 我國現行學校教育的分流,始於下列何階段? 


25. 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並以下列何者為「願景」? 


26. 依照課程學者古德拉(J. Goodlad)的界定,學校教師對於正式課程加以詮釋之後,所體會與認定的課程內容,屬於下列何類課程? 


27. 甲國中實施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已6年,該校校長為獲得課程的實施歷程、成果等訊息,以利未來之改進,組成課程評鑑團隊。其成員主要為該校各學習領域的召集人、資深優良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並另聘二位校外專家。此種做法屬於下列何種課程評鑑類型? 


28. 杜威(J. Dewey)於1896年在芝加哥大學創辦實驗學校時,開設了下列那些課程? 


29. 國外課程研究典範從課程發展轉向課程理解,說明了下列何種現象? 


30. 某校每年的母親節都會辦理為媽媽洗腳的感恩活動,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這活動彰顯了教學的下列何面向? 


31. 網路化的檔案評量未能具備下列何種特質? 


32. 有關協同教學的論述,下列各師資生的論述,何者不適切? 


33. 從「心流」(flow)的理論來看教學,下列教師的作法何者適切? 


34. 戊老師在進行寫作課時,先引導學生擬定寫作計畫,並且引導學生自問:「寫作對象是誰?我要解釋些什麼?我應採取那些步驟?」,請問戊老師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生的何種認知? 


35. 下列何種測驗強調學生擴散性思考能力之評量? 


36. 班級經營中有關獎懲的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37. 甲老師擔任一學期導師後,發現乙生在班上常常會趁同學不注意時,在同學抽屜裡放置嚇人的玩具,看到同學被嚇到時,他卻露出得意洋洋的樣子,乙生的行為屬於下列何種青少年違規行為的原因? 


38. 我國教育部正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有關學者對於美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9. 下列教師工作情境因素何者較會導致教師職業倦怠? 


40. 下列敘述何者為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的功能? 


41. 下列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何者較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成長? 


42. 下列敘述何者較不符合臺灣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待? 


43. 下列何種概念是指用來規範教師的行為並提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 


44. 甲老師擔任九年一班導師,由於他道德高尚且具魅力,讓該班同學崇拜並願意服從他的帶領,此時甲老師權力基礎為下列何者? 


45. 根據2016年《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的內涵,「教師應展現教育熱忱與使命感,維護學生的學習權益,關懷學生需求,開展學生潛能。」應屬於下列那一項標準? 


46. 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中,下列何者是整合典範的價值變項? 


47. 進行教育研究時,下列何種變項是研究者未能控制,無法宣稱該變項對研究結果產生那些影響? 


48. 有關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主要內涵,下列何者正確? 


49. 當教育研究者要探討已發生教育事實的先在因素時,他要運用下列何種研究方法? 


50. 丁老師是原住民並熟悉原住民族的文化,因工作需要重返部落生活,在獲得部落同意後進行觀察記錄,他屬於下列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