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鐵路特考 » 佐級(事務管理) » 歷屆題庫 » 108年 » 法學大意
單選題
每題2分
1. 已由立法院制定施行法,而具有國內法律效力之國際條約,不包括下列何者?
(A)兒童權利公約
(B)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C)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D)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
2. 有關普通法與特別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之區分,是以其制定程序及形式為標準
(B)適用於一般人、事、時、地之法律即為特別法
(C)適用於特定人、事、時、地之法律即為普通法
(D)特別法應優於普通法而適用。
3. 民法第151條規定:「為保護自己權利,對於他人自由或財產,施以拘束、押收或毀損者,不負損害賠償之責」,學說上稱為:
(A)自助行為
(B)正當防衛
(C)拘提管收
(D)緊急避難。
4. 下列何種法律用語,無類推之性質?
(A)「視為」
(B)「準用」
(C)「…亦同」
(D)「比照」。
5. 依中央法規標準法,制定法律時若條文眾多或內容繁複,應該依照如何之順序編排之?
(A)章、編、節、款、目
(B)編、章、節、目、款
(C)編、章、節、款、目
(D)章、編、節、目、款。
6.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那個機關有權制定自律規則?
(A)臺北市議會
(B)新北市新店區仁愛里里民大會
(C)臺南市政府
(D)桃園市中壢區區公所。
7.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關於集會自由之保障及限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為保障集會自由,國家應提供適當集會場所
(B)法律若規定人民舉行緊急性集會遊行須事先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即屬違憲
(C)法律若規定人民舉行偶發性集會遊行須事先向主管機關報備,尚屬合憲
(D)立法者對於非緊急性、非偶發性集會遊行應採事前許可或報備制,有立法形成自由。
8.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不屬於國會調查權的範圍?
(A)對違反協助調查義務者科處罰鍰
(B)向有關機關調閱文件原本
(C)要求相關人民或政府人員陳述證言
(D)搜索扣押相關事證。
9.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第22條保障的非明文權利,尚不包括下列何者?
(A)環境權
(B)人格權
(C)婚姻自由
(D)資訊自主權。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法律明確性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限制人民權利之法律構成要件,應使受規範者得以預見其行為之法律效果
(B)法律規定所使用之概念,其意義依法條文義與立法目的,應使受規範者得以理解,並可經由司法審查加以確認
(C)嚴重拘束人民身體自由而與刑罰無異之法律規定,其法定要件是否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應受較為嚴格之審查
(D)以法律限制人民之自由時,立法者對於構成要件之規定,不得使用不確定法律概念或概括條款。
11. 依現行憲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總統之職權?
(A)設置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之機關
(B)授與榮典
(C)提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之委員
(D)締結條約、宣戰及媾和。
12. 下列何者為屬地主義之適用?
(A)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海盜罪,適用我國刑法
(B)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內亂外患罪,適用我國刑法
(C)外國人在中華民國領域外之中華民國船艦內犯通姦罪,適用我國刑法
(D)中華民國公務員於中華民國領域外犯刑法第213條之偽造文書罪,適用我國刑法。
13. 關於司法違憲審查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憲法本文有明文規定
(B)中央或地方機關於其行使職權,適用憲法發生疑義,得聲請憲法解釋
(C)人民因憲法上權利受侵害,認為政府機關所適用之法律有牴觸憲法之疑義,即得聲請憲法解釋
(D)地方法院法官就其受理案件,確信所適用法律有牴觸憲法之疑義,得裁定停止訴訟,聲請憲法解釋。
14. 行政機關於決定是否核發建築執照時,考量到申請人之性傾向,係違反下列何項行政法上原理原則?
(A)信賴保護原則
(B)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C)公益原則
(D)法明確性原則。
15. 教師法曾規定「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為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之要件,此種規定方式可能被質疑不符合下列何種原則?
(A)法律明確性原則
(B)授權明確性原則
(C)法律優位原則
(D)平等原則。
16. 行政機關為行政行為時,應遵守行政自我拘束原則,係基於下列何種原則之要求?
(A)比例原則
(B)明確性原則
(C)適當性原則
(D)平等原則。
17. 關於行政法上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比例原則乃要求國家採取的手段與欲達成的目的間須合乎比例
(B)法律保留原則要求行政機關之行為一律須有法律之依據
(C)授權明確性原則要求授權之目的、內容及範圍應具體明確
(D)信賴保護原則係指行政行為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
18. 下列何者為具公法人地位之行政組織?
(A)臺北市政府
(B)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C)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D)中央研究院。
19. 依行政罰法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應受處罰,若行為後法律有變更,應依下列何種原則裁處?
(A)從舊從重原則
(B)一律從新原則
(C)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
(D)從新從輕原則。
20. 下列何者依行政罰法規定,不予處罰?
(A)滿20歲之大學生甲,違法在捷運車廂中飲食
(B)滿30歲之上班族乙,半夜3點在四下無人之路口違法闖紅燈
(C)滿40歲之果農丙因不識字,未能理解主管機關之宣導,以致違法攜帶疫區豬肉製品入境
(D)滿10歲之國小學童丁,在公園中違法亂丟垃圾。
21. 下列何者不屬於公務員懲戒法所規定之懲戒處分?
(A)撤職
(B)休職
(C)免除職務
(D)停職。
22. 關於行政救濟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有停止執行之暫時權利保護途徑
(B)訴訟種類不限於撤銷訴訟一種
(C)向行政法院提出訴訟前,一定要先提出訴願
(D)設有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23. 下列何者屬於行政訴訟審判權之範圍?
(A)公務員懲戒
(B)國家賠償之救濟
(C)選舉無效訴訟
(D)徵收土地之爭議。
24. 甲欲經營餐廳,依法申請營業執照,然行政機關一直未答覆,經提起訴願未獲救濟後,應提起何種類型之行政訴訟?
(A)撤銷訴訟
(B)一般給付訴訟
(C)確認處分無效之訴
(D)課予義務訴訟。
25. 適用簡易程序之行政訴訟事件,不包括下列何者?
(A)不服新臺幣40萬元以下課稅處分之訴訟事件
(B)收容聲請事件
(C)不服行政機關所為公布姓名處分之訴訟事件
(D)交通裁決事件。
26. 下列何者不屬於民事訴訟法所定法官應自行迴避之事由?
(A)法官之未婚配偶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
(B)法官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八親等內之血親
(C)法官於該訴訟事件曾為證人
(D)法官曾參與更審前裁判。
27. 下列關於民事起訴之敘述,何者正確?
(A)原告起訴之訴狀內,應記載因定法院管轄及適用程序所必要之事項,否則司法事務官應不命補正,逕自裁定駁回之
(B)原告起訴時應以簡訊、傳真或其他科技通訊設備等,表明雙方當事人、訴訟標的與訴之聲明,上傳到第一審法院收狀處之網頁後,取得電子郵件加密回條以為憑證
(C)原告之訴不屬普通法院之權限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並處原告新臺幣6萬元以下之罰鍰
(D)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28. 下列何類事件為民事訴訟之形成訴訟?
(A)甲請求乙返還新臺幣10萬元
(B)和解分割共有土地後,原共有人甲請求原共有人乙拆屋還地
(C)甲為房屋不定期租約之承租人,因房屋跌價,甲聲請法院判決減少租金
(D)甲為房屋承租人,租約到期後續付租金,出租人乙欲收回房屋,甲請求租賃關係存在。
29. 當事人兩造無正當理由遲誤言詞辯論期日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法院得為一造辯論判決
(B)法院應直接為原告本案敗訴之判決
(C)視為兩當事人成立和解
(D)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
30. 下列關於法定要式行為之敘述,依民法規定,何者正確?
(A)有使用文字之必要者,必須由本人親自書寫與親自簽名
(B)法律行為不具備法定要式行為者,一律為無效
(C)為反映我國社會使用印章之習慣,印章之效力強於簽名
(D)依民法所規定之簽名,解釋上不以簽全名為必要,僅簽姓或名,甚至簽雅號或藝名者,亦可。
31. 甲將乙之A車出售予丙,甲丙雙方就A車達成買賣合意,讓與合意並交付。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丙間A車買賣契約無效
(B)無權處分包括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
(C)依民法規定,無權處分效力未定
(D)甲丙間A車讓與合意無效。
32. 依民法規定,管理人明知為他人事務,而以自己利益之意思為管理。稱為:
(A)不法管理
(B)不適管理
(C)誤信管理
(D)幻想管理。
33. 下列關於旅遊契約之敘述,何者錯誤?
(A)為諾成契約
(B)為有償契約
(C)在旅途中發生旅客身體或財產之事故時,旅遊營業人應協助旅客處理之
(D)旅客在旅途中所購買之任何物品有瑕疵時,旅遊營業人應有義務協助其處理。
34. 下列關於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由專有部分、共管部分及基地組成
(B)區分所有人分別共有基地所有權
(C)區分所有人分別共有共同部分
(D)民法關於相鄰關係之規定,於區分所有建築物,準用之。
35. 依民法第796條越界建築之規定,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如非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而鄰地所有人若知其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者,土地所有人依法得為何種主張?
(A)主張鄰地所有人負有容忍之義務,而不得請求其移去或變更房屋
(B)主張鄰地所有人應以相當之價額出賣越界部分之土地
(C)主張越界部分之土地,視為已有地上權之設定,其地租、期間等,由當事人協議之
(D)主張對於越界部分之土地,在房屋得使用期限內,推定有租賃關係存在。
36. 由「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為裁判離婚之事由,可知配偶之間有何種義務?
(A)互負同居之義務
(B)互負扶養之義務
(C)互負貞操之義務
(D)互負報告之義務。
37. 甲女於25歲時生乙,28歲時生丙,43歲時乙結婚,44歲時被75歲之丁收養,丁另有親生女戊。下列關於收養效力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甲與丁在法律上之關係,等同於戊與丁在法律上之關係
(B)甲被丁收養後,乙當然與丁發生祖孫關係
(C)甲被丁收養後,丙當然與丁發生祖孫關係
(D)甲被丁收養後,與戊當然發生姊妹關係。
38. 甲中年喪妻,有子女乙、丙、丁三人,乙先於甲死亡,惟留有子女戊、己二人。甲死亡時,戊得繼承甲遺產之應繼分為: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六分之一。
39. 下列關於選任辯護人之敘述,何者正確?
(A)審判中僅能選任律師充當辯護人
(B)偵查中得選任非律師充當辯護人
(C)偵查及審判中均得選任非律師充當辯護人
(D)審判中經審判長許可者,得選任非律師充當辯護人。
40. 每一被告選任辯護人,不得逾幾人?
(A)無人數限制
(B)3人
(C)2人
(D)1人。
41. 甲與乙共同計畫並實行擄人勒贖後將肉票撕票,二人事後為警捕獲,乙隨即自白其與甲共同犯罪,法院單獨直接引用乙的自白判處甲死刑。法院之審判違背下列何種原則?
(A)違反直接審理原則
(B)違反言詞審理原則
(C)違反不告不理原則
(D)違反自白的補強原則。
42. 依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規定,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可能性,而為羈押者,不包括下列何者?
(A)過失傷害罪
(B)強制性交罪
(C)竊盜罪
(D)詐欺罪。
43. 依貪污治罪條例規定,下列何種情形應免除其刑?
(A)對公務員行賄後,於偵查中自白
(B)公務員犯侵占公有財物罪後自首
(C)對公務員違背職務行賄後自首
(D)誣告他人犯貪污罪後,於審判中自白。
44. 下列關於刑法上自首之敘述,何者正確?
(A)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得減輕其刑
(B)於警察發覺犯罪後,承認犯行,仍得依自首減輕其刑
(C)經共犯向警察供出共同犯罪後,坦承犯行,仍屬於自首,得減輕其刑
(D)檢察官偵查中否認犯罪,後來因為檢察官查到新證據,而坦承犯行,仍得依自首減輕其刑。
45. 行為人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精神障礙,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者,不得主張其行為不罰,刑法學理上如何稱此情形?
(A)原因自由行為
(B)條件因果關係
(C)相當因果關係
(D)自陷風險理論。
46. 下列關於刑法緊急避難之敘述,何者正確?
(A)行為人僅得為了避免國家之緊急危難,始得成立緊急避難
(B)行為人因避免他人財產緊急危難之行為,不得主張緊急避難
(C)若避難行為過當時,應減輕或免除刑罰
(D)行為人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之緊急危難,必須出於不得已之情形,始得成立緊急避難。
47. 下列何者非屬刑法上之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A)緊急避難
(B)依法令之行為
(C)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D)義務衝突。
48. 下列何種犯罪處罰過失犯?
(A)偽證罪
(B)傷害罪
(C)賭博罪
(D)內亂罪。
49. 下列何者之行為不罰?
(A)7歲兒童之行為
(B)80歲老人之行為
(C)瘖啞人之行為
(D)16歲少年之行為。
50. 依據我國刑法有關未遂犯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不遂者,為未遂犯
(B)中止未遂犯之處罰,以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C)普通未遂犯之處罰,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
(D)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