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行政學者傅德瑞克森(H. G. Frederickson)認為未來世代利益的保障,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中應被視為一種義務,下列何者不是這義務的內涵? 


2. 依據亨利(N. Henry)的看法,行政學發展的第一個典範是: 


3. 有關治理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4. 根據美國學者彼得斯(G. Peters)的觀察,治理與新公共管理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下列何者錯誤? 


5. 下列何者非屬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的重點? 


6. 管理學者古立克(L. Gulick)曾經創造了一個POSDCORB的字來描繪行政,其中CO是什麼意思? 


7. 關於丹哈特夫婦(R. B. Denhardt and J. V. Denhardt)對於「新公共服務」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8. 下列何者為馬斯洛(Maslow)所提出的第六種需求? 


9. 行政裁量權之行使,應有適當之監督加以控制。下列何者不屬之? 


10. 下列何者非屬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所稱之「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 


11. 公務員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互動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2. 長官要求公務人員利用行政資源印製支持特定公職候選人的文書時,該公務人員得檢具事證向下列何者提出報告? 


13. 下列那一項資訊不屬於政府資訊公開法所規定應主動公開的資訊? 


14. 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組織的層級結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的特徵? 


15. 下列何者最符合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所指的現象? 


16. 下列何者屬於「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所產生的組織病象? 


17. 下列那一個學派非屬行政學傳統時期(1930年代之前)的組織理論? 


18. 關於權變領導理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9. 下列何者為派出機關? 


20. 下列何者非屬1990年代柯林頓政府所推行的「政府再造運動」之核心內容? 


21. 某甲參加一項公務人員訓練時,講座請學員分組研讀某項特定政策後,分析其中關鍵議題,並研析最佳解決方案。該講座最可能採用下列何種訓練方法? 


22. 某甲參加某訓練機構辦理的訓練,結訓前填寫了一份訓練滿意度問卷。這項問卷最能了解學員的何種資訊? 


23. 某公務人員因案遭所屬服務機關處以停職處分,該名公務人員認為處分顯然不當,以致損害其權利。該名公務人員依法得向下列何機關提出救濟? 


24. 下列何者為常任文官? 


25. 政府機關約僱人員之權利義務依契約規定,該契約屬: 


26. 有關預算執行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7. 立法院在審議總預算案時,必須遵循下列那一項憲法上的明文規定? 


28.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收到各機關概算以後,會進行查核再予以彙編。理論上,下列那個項目不是主要的查核重點? 


29. 下列何者不屬於府際財政移轉的範疇? 


30. 依照我國預算法,特別預算在什麼情況下,即使沒有通過立法機構審議,也得以先行支付其一部? 


31. 在策略管理與績效管理中,考核一個方案執行的程度與原訂計畫目標偏離的程度,這是何種方案評估的類型? 


32. 有關良好的行政溝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3. 根據「以領導者為中心」和「以部屬為中心」所構成的領導連續構面理論,下列何者不屬於其中類型之一? 


34. 行政機關採取下列那些措施,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產生激勵效果? 


35. 將下列事項依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由最低到高層級排列:【1】好相處的同事;【2】適當的薪水;【3】當選模範員工;【4】免費健康檢查。 


36. 一個人在團體中因道德高尚、風度不凡,為眾人所敬慕,成為學習的榜樣並接受其影響。此種領導的權力基礎是: 


37. 某位主管剛到任時,發現該單位沒有願景,員工士氣低落。該主管上任後積極與員工溝通,關心員工,並給予員工適當的工作指導及生活協助,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工作動機和目標,讓組織文化煥然一新。從以上陳述可知,這位主管採取的領導方式,較符合下列那一種理論? 


38. 政府網站無障礙設計是很重要的電子化政府評估指標。目前我國檢測與核發網站無障礙標章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 


39. 污染排放許可制(污染排放稅)屬於那一類型的政策工具? 


40. 有關廣博理性決策模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41. 下列那兩種意識形態比較可能會支持開徵富人稅的政策? 


42. 有關政策形成過程中政治鐵三角理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43. 有關媒體對公共政策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4. 下列何者非屬現行地方制度法所明訂的自治團體中居民之權利? 


45.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有關補助收入、協助收入與借款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46. 以「營利性」的強弱程度為排列基準,由強到弱,下列排序何者正確? 


47. 下列那一種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模式最容易出現「權責劃分不清」的問題? 


48. 下列那一項志願失靈的原因與「非營利組織的服務對象與目標大都由掌握資源者來決定」的概念最接近? 


49. 根據彼得(G. Peters)對於協力關係的論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0. 下列何者是新公共行政的主要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