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代臺灣最早設立的官方儒學是那一所? 


2. 下列那種學習風格的人傾向於將知覺到的刺激直接變成自己的經驗? 


3. 關於「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4. 曼恩(H. Mann)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教育發展貢獻極大,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5. 林小美認為這次考試考得好是因為自己能力好。根據韋納(B. Weiner)的理論,她把自己的成功歸因為: 


6. 下列有關馬斯洛(A. Maslow)需求階層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7. 編序教學主要是運用以下那種學派的學習理論? 


8. 由於爸媽經常關心、支持並教導學業方面的問題,使得小瑛畢業後能夠順利考上理想學校,最終取得碩士學位。上述說法是強調何種資本的重要性? 


9. 國民政府遷臺初期,改設或新設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為何? 


10. 下列何人曾提出以歌詩、習禮及讀書作為兒童教育的教學項目? 


11. 中文「教」這個字最初是何涵義? 


12. 雖然法律沒有規定在公車上一定要讓座老弱婦孺,小華看到一位老人家上車後,自動的把座位讓給他,請問小華的表現符合下面那項道德發展導向? 


13. 在教育心理學的三大學習學派中,「不包含」下列何者? 


14. 王老師因為個人的形象與魅力,最終能讓多數學生欣然接受其班級經營的方式,此項屬於下列何種權威之類型? 


15. 下列何人曾主張:「一切懲罰都是危害,一切懲罰本身都是邪惡」? 


16. 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國小三、四年級學生大約屬於那個時期? 


17. 下列那一種考試是德國中等教育結束時的畢業會考? 


18. 哈爾品(A. Halpin)所提出的LBDQ研究,最大的缺點在於其忽略了那個因素? 


19. 以下那一個國家的學生必須依據小學離校考試成績,進入中等教育階段的特別、快捷課程、普通學術或工藝課程? 


20. 以下有關我國現行教育行政制度的描述,何者正確? 


21. 下列那一個國家在學前教育階段實施「提早教育」(Head Start)計畫,以提升低所得家庭五歲幼兒之心智發展? 


22. 下列那一種領導理論係本於社會交換原理,認為領導是發生在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交換行為? 


23. 在個人內在的衝突中,「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屬於下列何種衝突? 


24. 下列何者未在「教育基本法」中提及? 


25. 組織溝通類型中,由高階層傳至較低階層的溝通,稱之為: 


26. 老師在每節下課都幫上課發言的學生在記錄簿中蓋章,學生集滿十個章就可以換取老師所提供的禮物,這是利用何種策略促進學生學習與動機? 


27. 下列何者屬於「社會性增強物」? 


28. 教師要求學生下課前完成數學練習題,確實完成的同學可以換得午休的自由閱讀時間,這是何種增強物? 


29. 下列何者不是泰勒(R. Tyler)課程設計模式的要素? 


30. 隨著時代的變遷,學校的課程產生了許多該教而未教的內容,此種課程稱為: 


31. 下列何者強調,課程發展時應考量學生的需求,參酌學校所在地的條件,為學生規劃適切的課程? 


32. 韋納(B. Weiner)歸因理論中有關三向度之影響效果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33. 將兩個以上的科目統合於範圍較廣泛的新科目名稱之下,原有科目之獨立主體性消失不見,此為何種課程? 


34. 許多大學生能力很強卻不肯努力,表現平平,其主要的原因在於: 


35. 新移民到臺灣後,放棄自己原先民族的價值及習俗,吸收新民族的價值及信念,這是下列那一項概念? 


36. 小廷在考試前夕不但沒有用功讀書,還一直玩線上遊戲直到半夜才停止,隔天果然考不好,可以用那種學習動機的觀點加以分析? 


37. 下列關於兒童「攻擊行為」的描述,何者正確? 


38. 依據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學生能察覺並區分教師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屬於何種智能? 


39. 王老師班上有位弱視學生,他想調整環境與教學,以下何種調整並不適當? 


40. 視障者行動時,若需要明眼人嚮導,明眼人的位置宜在何處? 


41. 下列何種作法不適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學習? 


42. 依據特殊教育法之規定,特殊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不包括下列那類學生? 


43. 吳老師接受訪談時表示:「這裡鄰近濱海工業區,大部分家長都工作到很晚,甚至有時候連禮拜天都要加班,加上附近有漫畫店和網咖店,這樣多少都會影響學習成效。」從上述說法可知下列何者對教師教學工作造成影響? 


44. 教育部想要以高中生的學科能力測驗做為預測學生未來在大學成績的表現,學科能力測驗如果要能準確地達到預測的目的,應該具備何種效度? 


45. 最簡單的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中的「A─B─A」模式,包含了A-B-A三個階段,其中「B」屬於那一個階段? 


46. 下列關於焦點團體法的敘述,何者正確? 


47. 某一測驗的常模平均數為50分,標準差為4分,雅瑄的測驗分數為50分,請問她的T分數是多少? 


48. 下列那一個相關係數的強度最高? 


49. 下列有關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50. 課程目標敘寫時最基本的兩個要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