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何者情形,係警察人員在執行職務時,得使用槍械之時機?


2.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數警察機關有管轄權時,由那一警察機關管轄?


3. 下列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之處罰,何者錯誤?


4. 警察機關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嫌疑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採取下列何種措施?


5. 警察對於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 集會遊行法所稱之「主管機關」,係指集會、遊行所在地的那一機關?


7.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被處罰人不服警察機關之處分者,得於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五日內提下列何種救濟措施?


8.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機關實施「即時強制」的條件?


9. 有關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逾期不履行者,應移送下列那一機關執行之?


10. 下列何者為警察官等?


11.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2.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超過多久未執行不再執行?


13. 警察於集會遊行活動期間,認為參與者之行為對公共安全或秩序有危害之虞時,得予攝影、錄音或以其他科技工具,蒐集參與者現場活動資料的執法依據為何?


14. 執行機關需於夜間、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對執行對象行政執行者,須有下列何項配合措施?


15. 有關警察職權行使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16. 警察為維護治安,並防制治安顧慮人口再犯,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及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7. 社會秩序維護法有關責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8. 有關拘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9. 有關公務人員遵守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20. 警察勤務條例第11條第3款規定,臨檢屬於警察執行勤務方式之一種。依據司法院釋字第535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1. 社會秩序維護法所指的「深夜」,定義為何?


22. 現行集會遊行法對於集會、遊行的舉辦,採取什麼方式管理?


23. 若行為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數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4.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警察行使職權時,所採取的方法、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情事有意見,得採取下列何種作法?


25. 警察法訂定的法源依據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