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領初期臺灣的某商業組織,他們大都是從事遠程或批發貿易的同業公會,其名稱由來,學者認為可能是他們貿易地點多非在城鎮,故以交易地為名。另也有認為其名稱應該跟台灣的大宗交易買賣名稱有關。請問上述組織是指何者? 


2. 在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中,記載著吳沙說:「我奉官府的命令來,並為了你們番人的安全著想,並不是貪圖你們的土地。而且我們來這裡開墾駐紮軍隊,也是為了保護你們的性命。」請問應如何解讀上述資料? 


3. 「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媽媽,孵育出羅斯福與史達林兩個小孩。」上述言論出自經濟學者之口,其主要指20世紀初期何種生產方式與經濟政策的出現? 


4. 「米糖相剋具有社會結構上的意義,因為新式製糖廠幾乎全數控制在三菱與三井等資本家手裡,而稻作主要還是由臺灣的地主階級及土壟間擁有,所以1920年代臺灣農民運動幾乎全數對準糖產部門。」請問上述資料所指社會結構上的問題為何? 


5. 「12月8日黎明,偷襲者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共擊傷軍艦19艘、飛機200餘架。且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只用3個月時間就摧毀並佔領上述地區,並進攻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些戰略島嶼,如關島、俾斯麥群島等地。」請問上述戰役的影響為何? 


6. 「眾多的男女被迫離開家庭,在貧困與腐臭中結束生命,但即使目睹人類親手所創造的最悲慘的世界景象,仍有人繼續發表這種樂觀言論:『先生啊,看看巨大的齒輪吧!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閱讀上述19世紀的資料,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7. 原本實施「夫婦並作」的江南地區,紡織僅是農作生產的副業,但隨著農夫漸退出棉紡織業,農婦退出農作,竟出現「男耕女織」的普遍生產模式。請問促成此歷史現象的原因為何? 


8. 「教皇為解決歐洲內部的經常內鬥,加上呼應東方羅馬皇帝的請求,為早日實現歐洲內部和平的到來,因此當此事件發生之時,即提出為基督教世界贏回榮耀的美夢,並宣告羅馬基督教世界和平即將到來,在號召此事件的同時,教皇亦獲得前所未有的殊榮。」請問,文中所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的發生? 


9. 「唐朝實行關中本位政策,集中全國三分之一的軍府於關中,宋朝鑑於唐季、五代的藩鎮割據,集中全國精兵於禁軍,禁軍形成宋代皇權的重要保障。明朝則將最重要精銳兵馬佈置於京師附近,且足以制衡各地的外衛及邊兵。」請問上述資料主要描述哪一歷史現象的發展? 


10. 「南宋時期袁氏父子相繼中第,任地方長官或中央中級官職,從事土地投資,且富有文名,結交知名士人,加上與丞相締姻,社會地位顯著提高,已然列名四明地區重要人物。」請問上述資料主要描述哪一階層的興起? 


11. 「傳說於西元1347年,義大利人到中亞經商,回航時,無意間的錯誤,竟把歐洲帶向致命的危機,在失控的蔓延下,短短5年期間,殺死三分之一、約3000萬的歐洲人,且危害歐洲長達400年之久。」請問上述致命的災難應是指何者? 


12. 「傳統中國文化的尊卑觀念與性別政治有密切相關,其中甲現象的出現乃隨著君主統治而日益強化、加重,早在戰國時期,乙便提出了『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丙理論。待秦統一中國後,竭力提倡『男女禮順,慎遵職事』的社會秩序。而西漢繼承秦制,重要思想家丁也極力鼓吹『夫為陽,妻為陰』的主流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3. 德川家康延續豐臣秀吉的擴張政策,在17世紀初多次派船到臺、澎地區,偵察海灣港口、調查物產資源,甚至招諭臺灣住民向日本納貢。也曾給予政府核准的公文派令,要求富商積極徵集人員和船隻,前往臺灣經略。請問上述所提到的『公文派令』應是指何者? 


14. 資料一:皇帝給傳教士留下令人喜愛的形象,耶穌會士白晉兩次受到接見,並且陪伴南巡,使他以後有機會向皇帝介紹歐洲的科學和醫學,對皇帝有深切的瞭解。後來白晉寫皇帝的傳記,在西方引起巨大反響。資料二:傳教士們把中國的真實情況介紹給歐洲,使歐洲人對中國有了前所未有的認識。在歐洲人心目中,中國是一個當時世界上最遼闊、最富饒,管理最完善,發展水準最高的國家。請問如何正確解讀上述資料內容? 


15. 這個帝國以12年的時間,征服歐、亞、非三大陸。之後開闢無數條世界公路,視各民族文化程度的差異,來施以因地制宜的教育,並建立了70多個國際都城,這些都城就是執行政治制度發號施令的中心地。請問上述資料所指為何? 


16. 「官僚制度的運作,使得官人多有雙家的現象,即在故鄉與大城市皆置家,由於取士制度,已有較客觀標準,自某個時期起,雙家制度逐漸的消失。出現大量的移居兩京,放棄他們鄉里的基業,而以官為家,甚至產生無家可歸的現象。根據你的歷史知識,上述所謂「自某個時期起」最可能是指何時期? 


17. 「他們多致力於辦學,並相信《聖經》的權威在教皇之上,只有上帝才能赦罪,人只能靠信心,通過與上帝直接交往而得救。多認為當時基督教的世俗化與經院哲學的煩瑣爭論,都背離基督教的原始教義,其思想透過當時技術改革而更加普遍,甚至最終引發國際間的戰爭。」上述引文主要指近代歐洲的重要改革,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18. 「街上到處都貼上了『慶祝光復』等標語,也響出鞭炮聲音。本地居民也逐漸對我們露出敵意,有時候會被跟蹤,甚至被埋伏投石,盡速離開已成為我們內心最大的盼望。不久,中國軍隊進駐台灣。然進入街上的軍隊官兵服裝不整齊,用扁擔背起大鍋,也有人背包上插著一把紙傘,因此迎接民眾的表情也變得複雜。」請問上述資料最可能描寫何時的情景? 


19. 「國家統合了國民的各種權利與忠誠,任何事物均不得超越國家之上,且國家是人類社會演進的最高形式。國家有其本身的生命與靈魂,這和個人的生命與靈魂是分開的。國家的主權是絕對的。國民並無權利而僅有責任,國家所需要的並不是自由,而是工作、秩序與繁榮,而自由是業已過時的一具腐爛的死屍。」請問上述引文應是指哪一種學說? 


20. 民國初年史學家陳寅恪曾指出: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東濱海地區士族受到當時流行的宗教思想影響,地方士族可以違背重視家諱的命名禮法,家族成員名字不但不避諱重複出現「之」等字,且出現父子同時出現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之」代表宗教信仰,其亦帶動書法藝術的發展。請問當時士族主要是受哪一宗教影響? 


21. 「至11世紀時,中國歷史發展出現明顯地不平衡現象,此種發展,更促成往後中國朝廷為保障士人登科的機會,依地區不同,設置不同試卷的政策,此政策出現更顯示此趨勢已無可避免。」請問上述資料所指的趨勢為何? 


22. 「當時蘇州印書質量位居全國前茅,一些著名的木刻師父匯聚當地書舖。福建是當時商業性書籍出版中心,大量刊行小說、戲本、民間手冊,其規模遠超過其他地區。從當時工具書、實用手冊、大眾讀本廣泛流行的趨勢中,業已找到日後考據學和實學發展的源泉。」請問,上述言論是在指哪一時期中國社會的文化現象? 


23. 一齣歷史劇名為「凡爾賽宮的盛宴」,劇中出現兩位滿臉橫肉的政治人物一同舉杯慶祝,並高聲對另一位神情落寞的代表叫囂著:「上帝也不過十誡,你憑什麼提出十四條!」請問上述歷史劇主要是在諷刺何者? 


24. 「保衛大臺灣!保衛大臺灣!保衛民族復興的聖地,保衛人民至上的樂園。萬眾一心,節約生產,支援前線!打倒蘇聯強盜!消滅共匪漢奸!我們已無處後退!只有勇敢向前!向前!波浪滔天,海濤驚險!大海是敵人送死的墳墓,金、澎、舟山是我們海上的鋼拳!」上述歌詞曾在台灣透過電臺播送傳遍大街小巷,幾乎人人都會哼上一段。請問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25. 清領初期每隔三年,則將從大陸福建、廣東、江西等地抽任兵員赴派臺灣戍防,武職官也相同,輪年調派來台,且其手下並非福建原營的士兵;這定期調換有兩種意思,一為換班,將兵丁分起調換,兩年換完,而第三年休息。二為班兵在臺三年,俸滿必須調回,即使有缺額,也不准在臺募補。請問上述制度的設置目的為何? 


26. 清領初期治台地方官會任意苛索與虐待熟番壯役,多將熟番派至生番出沒地開墾;部分熟番憤起的番亂經官兵平定後,這些熟番的社地慘遭剷平,大部分的埔地被漢人當作無主荒地占墾,剩餘的棄地則撥給幫助官兵平亂的熟番。請問上段資料的主要宗旨為何? 


27. 「在一場大浩劫後,整個歐洲的歷史喪失了光明,瞬間進入了黑暗。一直要到我們這個時代,透過模仿與再造,一切才又重回光明之中。」上述引文出自文藝復興時代人士對於某時代的負面批評,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28. 皇帝有鑑於前朝亡國之失,不僅罷免中書省,更讓原屬旗下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提高,上承皇帝之命,分工督理庶務,分割了昔日宰相的事權。請問上述皇帝最有可能是誰? 


29. 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小宇宙,乃是大宇宙的縮影。全體人類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轄,所以生病與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變的法則罷了,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沒有任何事物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必要性。請問上述思想的學派為何? 


30. 某一個時代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官員聽到《論語》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隔日便對其侍從說:「以前的人,三十歲才站起來走路呢!」上述現象恰反映當時的時代風氣。請問這位地方官應是處於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