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而言,公眾關係的推展原則,下列何者錯誤? 


2. 按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規定之意旨,我國最高的人事行政主管機關為何? 


3. 依我國預算法規定,預備金分為: 


4. 政府推動組織再造常面對機關成員對革新計畫的抵制反對,這種態度學理稱之為何? 


5. 就組織經營所須考量的「利害關係人」數目的多寡來說,公共組織與企業組織的差異為何? 


6. 「組織是一個有機體,是隨著時代環境的演變自求適應,自謀調整的團體」,這是從何種觀點來解釋組織? 


7. 提出「行憲更難於制憲」的行政學者是誰? 


8. 下列何者不屬於理想官僚模式的重要特徵? 


9. 西方社會在18、19世紀對政府的價值理念,係認為政府是為維持基本公共生活所不得不有的「惡」,故而政府是個: 


10. 若將不同的行政倫理標準相結合,則下列何者為行政倫理最重要的標準? 


11. 激勵理論中,認為一個人會以其工作結果與工作投入之比率,和他人做比較,若覺得不相稱,進而調整行為,此為何種理論? 


12. 機關將不常調閱之檔案交由檔案處集中管理,而將常調閱之案卷交由各單位自行保管的檔案管理組織,稱為: 


13. 評估一項方案被執行的程度與原訂定計畫之差別,是下列何種方案評估類型所強調的? 


14. 傳統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其治理模式的基礎依序為何? 


15. 以BOT推動公共建設的政策模式,其主要特徵為何? 


16. 下列那一種行為導因於公共財(public goods)的特性,並造成市場失靈? 


17. 政府預算的編列計畫除非重新獲得授權,否則應於一定年限後自動停止,此種立法作為稱為: 


18. 行政理論的整合時期(1960年代以後),對於行政組織的研究,主要以下列何種理論觀點為主? 


19. 所謂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包括下列那些要素? 


20. 下列有關懲戒與懲處之敘述,何者錯誤? 


21. 「草擬危機處理的劇本」,係屬下列何種階段的危機管理活動? 


22. 所謂行政就是政府行政部門所管轄的事務,此為何種觀點對於公共行政的界定? 


23. 一般而論,下列那一種組織較適合在環境動盪且任務複雜度高的狀況下運行? 


24. 依據公務人員保障法規定,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或人事主管機關所為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顯然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提起復審。下列那些事件屬於復審之標的?
a.一次記一大過;
b.一次記兩大過;
c.停職;
d.年終考績丙等;
e.現職服務機關不核發離職證明書,致不能於規定期限內報到;
f.因公涉訟,服務機關不同意核發延聘律師費用。 


25. 面對動盪不安的環境考量,科哈特(Larry Kirkhart)提出「協和式模式」(consociated model)的組織型態,關於其特徵下列何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