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者孔恩(T. Kuhn)所倡導的下列那一種概念,常常被引用於行政學的分析上?


2. 中央政府擁有最高的統治權,而地方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須得到中央政府的授權,這種國家體制稱為:


3. 下列那一項行政理念或觀點,認為行政體制與人員應發揮特定的社會功能,達成專業傳承的知識寶庫,並成為自我意識的公共利益受託者?


4. 就機關最高負責者的人數為標準,行政組織可分為「首長制」和「委員制」,其中前者又稱為:


5.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在等了好一陣子(例如15分鐘)的公車後,你大概會捨不得離開而繼續等下去。這種情形,在學理上,可用下述何種概念加以解釋?


6. 從行政組織的類型而論,瑞士的聯邦政府屬於那一種制度?


7. 下列有關「行政」意義之敘述,何者為非?


8. 下列何者並非雷格斯(F.W. Riggs)在比較行政研究中所提出的模式?


9. 下列何項屬於危機發生之初的管理活動?


10. 先確定長遠的政策目標,再評估比較年度的決定計畫,最後編列預算,這些步驟屬於那一種預算的特徵?


11. 行政機關的人力組成結構,應該具備社會上各種人口的組合特性,以便反映出社會多元性的思維和偏好,這是何種科層(官僚)體制的表現?


12. 立法院在審議中央總預算案時,必須遵循下列那一項憲法上的規定?


13. 何茲柏格(F. Herzberg)曾提出「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請問下列何者屬於其中之「激勵因素」?


14. 所謂效率是指什麼與什麼的比率關係?


15. 最先提出行政學概念的美國學者是:


16. 行政監督應有層次之分,中層監督的重點在於何者?


17. 機關內兩個業務單位,常因本位主義的心態各持己見,影響政策推動,請問最適合用下列何種方法來整合?


18. 下列何種組織理論認為「組織的衝突和不確定的環境是一種常態現象」?


19. 黑堡宣言(Blackburg Manifesto)強調文官在治理過程中應扮演何種主要角色?


20. 下列何者是私益團體?


21. 雷格斯所提之稜柱型社會應具備之特性,何項有誤?


22.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的「權威接受論」,長官的命令要成為部屬接受的權威,必須符合某些條件,這些條件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23. 韓默與錢辟(Hammer and Champy)對於企業組織提出何種重要革新概念,並廣為目前公私組織所接受?


24. 就行政的立場與態度而言,公務人員超然化的問題,應該是:


25. 下列那位學者指出公私兩域之管理只在細微末節上相似雷同?


26. 下列哪一位美國學者曾提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都是一種公共政策的表現,並不是一定要有具體的公共政策採行才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範圍,有時政府針對特定的問題不採取任何的作為,可能是一種對議題的操控,有意讓議題不被公眾討論,進而不作出任何回應的政策決定?


27. 基於政府職能(Function)、業務(Activity)與工作計畫(Project)所編之預算是:


28. 一般言之,下列何項不是發展中國家的行政文化特質?


29. 以下何者並非是分部化(Departmentation)之主要原因?


30. 下列何項是新公共行政所主張的「協和模式」(consociated model)組織之特徵?


31. 效果強調目標的達成度,效率則強調:


32. 政府向民眾收取提供財貨或服務的費用時,可以選擇「受益原則」或「能力原則」的訂價方式,二者相比:


33. 政策議程已進入政府機關討論,並準備加以處理的公共政策議題項目,是屬於那一種議程?


34. 下列敘述何者是政策充分性評估的內涵?


35. 以「形式主義」、「新舊重疊」及「異質性」等主題來探討開發中國家的公共行政,其所採用的研究途徑是:


36. 行為科學時期對組織的理論的研究大都採動態觀念,下列何者有誤?


37. 下列那一位美國總統就任之後,倡導「零基預算」(ZBBS)?


38. 按組織結構由上而下的層次分析,以下何種次序正確?


39. 美國文官制度的演進,在確立功績制之前,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依序為何?


40. 將組織的各類活動聚合起來或將每一組織成員或單位的動力聚合起來的一種表現,謂之:


41. 連鎖商店,如7-ELEVEN等,係採用下列何種分部化方式?


42. 下列何者不是公共政策的形式?


43. 根據「溝通的過程模式」,為避免「過濾機制」對訊息傳遞的干擾,所以要重視下列何種活動?


44. 我國行政學者張金鑑教授曾以下列何項說明行政的意義?


45. 將公務職位依其性質、責任、資格等因素加以分析、比較、歸納而建立的人事制度是:


46. 一般而言,以下何種類型的人,最容易抗拒行政革新?


47. 下列何者為職位分類的基本單位?


48. 行政機關推展公眾關係工作的適當時刻為何?


49. 哈蒙(M. M. Harmon)所謂之自我反省能力和交互主觀能力,係用來實踐下列那項行政責任?


50. 從行政學發展的歷程來看,最初是由何種觀點來剖析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