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九七○年以後,學者揉和計量研究化模式及電腦資訊系統所形成的管理方法稱為:


2. 下列何者不屬於何茲伯格(Herzberg)「兩因理論」的激勵因素?


3. 以從事「時間研究」(time study)著稱的學者是誰?


4. 最近風行的組織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目的之一是消除本位主義,試問下列何種分部化方式最易造成本位主義?


5. 對員工所遭遇的困難和問題透過商談的方式,以瞭解真相並給予輔導及解決的協助,這種作法是:


6. 「PERT」在管理技術中,乃是以下那一種名稱的英文縮寫?


7. 下列何者不是大內(W. Ouchi)「Z理論」的組織文化特徵?


8. 提出「行政的研究」一文,並因此促使行政學脫離政治學的範圍而被認為可以單獨深入研究之學科之學者為:


9. 比較行政制度分為官僚制、貴族制、民主制三者,是以那一項標準分類:


10. 下列那一國,強調公務員參與決策,應遵守無私及無名(Principles of impartiality and anonymity)之行政中立原則?


11. 下列那一項不屬於韋伯(Max Weber)所主張的理想型科層組織(bureaucracy)所應具有的特徵?


12. 政策過程中,將政策交由有關機關和人員付諸實施,此為:


13. 事業部門制(Divisionalization)為何人所提出?


14. 就行政的立場與態度而言,公務人員超然化的問題,應該是:


15. 各機關的工友是由那個單位管理?


16. 關於組織非正式溝通的特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7. 已開發國家在行政文化方面具有若干特質,請問下面那一項並不包括在內?


18. 審計長應於行政院提出決算後幾個月內,依法完成其審核,並提出審核報告於立法院?


19. 下列何者不屬於全面品質管理(TQM)所強調的共同原則?


20. 各機關之參議人員屬於何種性質之幕僚機關?


21. 現職公務人員連續任職年限,俸級與考績均達一定標準,得以取得同官等高一職等之任用資格,這是屬於以下何種任用資格取得途徑?


22. 政府機關為減少民眾抗爭行為,不外乎「官員自我心態的調適」與「制度作法的改進」二個途徑。首先在政府官員的心態調適方面要做到:


23. 林布隆(C. E. Lindblom)著有何書主張非權威取向的決策途徑?


24. 系統理論時期又稱之為:


25. 下列何者對公眾關係的認知是錯誤的?


26. 美國自1981年雷根(R. Reagan)總統上任之後,下列何項預算名詞已不在官方預算文書中出現?


27. 早期行政學者自威爾遜(W. Wilson)以來到賽蒙(H. Simon),其間多數學者對行政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列何者作為核心概念?


28. 請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是屬於那一種類型的主張?


29. 行政績效涵蓋那兩個基本概念?


30. 有關「新公共行政」對行政人員角色的主張,下列何者錯誤?


31. 麥克葛瑞格(D. McGregor)是人群關係學派中代表性的學者之一,其在『企業的人性面』一書中提出對人性的不同假定,即所謂X理論與Y理論,其中對Y理論的討論,下列何者為非?


32. 愛德華三世(G. Edwards III)的政策執行力模式不包括下列那個變項?


33. 明茲伯格(H. Mintzberg)指出,一般而言領導者需扮演三種角色,下列何者並不包含在內?


34. 比較而言,下列何項不是一個組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35. 下列何者非屬「新公共行政」學者之主張:


36. 政策評估中,評估政策執行以後,消除問題的程度,是屬於何種標準?


37. 下列何種觀點或理論最強調人是理性與自利的?


38. 一個有效的政府應該具備下列那三項特性?


39. 根據全鍾燮(J. S. Jun)的看法,假若行政要符合公共利益,下列何者非應重視之事項?


40. 工作豐富化的理論基礎是:


41. 就「行政」與「企業管理」相較,下列何者為其相異之處?


42. 預算的編製,自計劃之起點開始,將每一項計劃均視為一項個別的決策案,以系統化之分析方法,就各個決策案加以評估,按其重要程度,評定各決策案之優先順序,以供預算審查。此種編製預算的方式稱為:


43. 「組織精簡」(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是目前各國行政革新的主要策略之一,下列何者並非其主要的預期目標?


44. 美國於何年訂定「政府倫理法」,要求公務人員身體力行遵守官箴?


45. 下面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46. 政府在建置電子化的環境時,由於資訊科技變化快速,同時資訊人才不易延攬,因而多半不會完全由機關內正式編制的資訊人員負責所有的資訊化業務,而會向外尋求民間資訊業者的合作,這種作法被統稱為


47. 根據行為科學的觀點,在組織中具有改變他人思想或行為的力量稱:


48. 下列那一位學者,拒絕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說法?


49. 決策者不只一人,解決問題的目標頗為分歧,後果發生的機率很難預測的問題,是下列那一種問題?


50. 下列何項是新公共行政所主張的「協和模式」(consociated model)組織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