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非正式溝通的特質,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2. 根據理論,麥氏主張採用人性激發的管理,其所用的管理手段為:


3. 傅麗德(Mary Parker Follett)所提出的「額外價值論」,其所謂的額外價值為何?


4. 政務官任用,要什麼資格?


5. 現代行政的主要特色是:


6. 組織分化以後賴以整合的途徑有四,下列敘述何者為誤?


7. 從實務的角度上說,行政(administration)與管理(management)兩者的用法有所不同。關於不同之處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8. 下列那一位美國總統就任之後,倡導「零基預算」(ZBBS)?


9. 行政與企業管理在那一方面有顯著的差異?


10. 何茲柏格(F. Herzberg)曾提出「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請問下列何者屬於其中之「激勵因素」?


11. 所謂「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所致力追求的最主要目標是:


12. 我國行政機關處理與人民權利義務有關事項之過程及手續,主要規定於以下何種法律?


13. 組織分化對組織行為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4. 針對公務員之工作成績與服務情形,在一定期間內,由監督人員作一總評算,是指何種人事行政之功能?


15. 「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合理比例」所指為現代行政的何種精神?


16. 福利國家時代人民要求的政府行政是:


17.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類比性質的政策規劃?


18. 下列那一位學者未提出「貢獻與滿足平衡」的相似概念?


19. 我國行政學者張金鑑教授曾以下列何項說明行政的意義?


20. 哈蒙(M. Harmon)建構了公共行政的行動理論(action theory),下列何者不屬於行動理論或哈蒙的基本概念?


21. 我國憲法規定:考試委員須超出何者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


22. 以「行政生態學」一書聞名的美國比較行政學者是誰?


23. 美國曾於那一年在聯邦政府全面實施零基預算制度?


24. 行政效率(Efficiency)與行政效能(Effectiveness)的比較,下列何者為非?


25. 我國主要肅貪機構為調查局和各級政風機構,在業務督導上隸屬於:


26. 下列何項屬於危機發生之初的管理活動?


27. 那一位管理學者曾經發展出「工作進度控制表」,使得生產量大為提高?


28. 我國的行政革新方向,應以下列何者為首要工作?


29. 以成本和時間作為行政效率指標,是何種觀點的行政效率?


30. 集體協商會和下列何種發展有密切的相關?


31. 把「效率」、「成本」、「品質」、「利潤」等觀念,引進到政府工作的推行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服務品質,並有效達成政府的使命,這是從何種觀點來看行政?


32. 政府應該提供有效的意見發表管道,鼓勵民眾關心並參與公共事務,此為政府再造原則之一的:


33. 下列那一種組織具有順乎自然、交互行為、感情移入及民主取向等特性?


34. 以更廣泛的工作內容,給予員工更多自主權與責任,為下列何種工作設計的方法?


35. 以下那一項是行政管理與企業管理不同之處?


36. 新預算法修正後,我國目前會計年度改為:


37. 有關半自主組織特性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38. 林布隆(C. E. Lindblom)著有何書主張非權威取向的決策途徑?


39. 行政權力擴張乃是世界各國普遍的趨勢,其理由甚多,請問下面那一項是錯誤的?


40. 賽蒙(Herbert A. Simon)所提出的行政行為,主要的論點包含下列何者?


41. 政策過程中,將政策交由有關機關和人員付諸實施,此為:


42. 《文獻通考》中論及行政倫理之「三要、九徵」,以之作為官吏之官箴,「三要」指:


43. 依據學理,組織結構(organizational structure)的主要意義為何?


44. 一個有效的政府應該具備下列那三項特性?


45. 關於「領導」的意義,下列說明何者是錯誤的?


46. 下列何學派極力主張建立「小而美的政府」?


47. 1930年代全球經濟恐慌時,主張政府應增加公共支出以抵消經濟衰退影響之經濟理論是由何人所提出?


48.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於考銓業務上,受考試院:


49. 我國考試院考選部掌理:


50. 在Y理論時期,領導方式趨向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