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將公務職位依其性質、責任、資格等因素加以分析、比較、歸納而建立的人事制度是:


2. 我國政府部門的主管於辦理公務人員考績時,應按下列那些標準評分?


3. 下列何者不是公共政策的形式?


4. 當存在兩個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並存目標時,容易產生下列何種衝突?


5. 將相同或相似的活動,歸類形成一個組織單位,係屬下列何種組織分部化的方式?


6. 彌漢(E. J. Meehan)認為政策研究的目的有四,下列何者為非?


7. 新預算法修正後,我國目前會計年度改為:


8. 學者常形容行政學是一門「借用的學科」(a borrowing field),其主要原因為何?


9. 下列何者屬於最強調「組織民主化」的結構型態?


10. 職位分類因無法適時的因環境而調整,導致許多人員久任某一職等,被人批評為:


11. POSDCORB是誰創造的?


12. 下列那一種決策模型較符合人性?


13. 當下級政府或機關就其得全權處理之業務,依法完成法定效力後,陳報上級或主管機關知悉,我們稱此為:


14. 請問所得稅累進稅率的規定,是屬於那一種類型的公共政策?


15. 在非正式組織中,個人權力的主要基礎為何?


16. 為了要求公務人員身體力行遵守官常,以樹立良好形象,增進民眾對政府的信賴,美國於1978年頒訂:


17. 指引行政改革的指標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18. 下列那一種組織具有順乎自然、交互行為、感情移入及民主取向等特性?


19. 立法院在審議中央總預算案時,必須遵循下列那一項憲法上的規定?


20. 效果強調目標的達成度,效率則強調:


21. 下列那位學者被尊稱為「公共政策研究之父」?


22. 政府雖然是一個服務者,但也是公權力的執行者,所以行政功能本身具有:


23. 我國之考試院就其組織法言,是屬於:


24. 以下何者並非是分部化(Departmentation)之主要原因?


25. 「合理、明確和有效地進行結構的分工與組合,並全神貫注於目標、結構與效率」,請問這是何種組織隱喻之要旨?


26. 決策者不只一人,解決問題的目標頗為分歧,後果發生的機率很難預測的問題,是下列那一種問題?


27. 根據全鍾燮(J. S. Jun)的看法,假若行政要符合公共利益,下列何者非應重視之事項?


28. 丹哈特(R. B. Denhardt)將公共行政分成四個研究典範,其中政治教育典範係以下列何者為典型?


29. 下列那一位學者的立論基本上是較支持行政官僚的?


30. 一九六八年的「明諾布魯克會議」,是由那一個著名的行政學者所召集及資助的?


31. 「貪污對政府的危害,僅次於暴政」。下列何者為我國防治貪污之法制措施?


32. 比較而言,下列何項不是一個組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33. 曾經批評傳統行政學所試圖建立的「行政原則」,事實上只是一些「行政諺語」的美國學者是那一位?


34. 依據寇斯(R. Coase)的見解,組織內部可能同時存在權威的關係與價格的機能,而組織經濟學即在探求如何透過制度安排來處理下列何種問題?


35. 「組織精簡」(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是目前各國行政革新的主要策略之一,下列何者並非其主要的預期目標?


36. 那位學者在所著《行政國》書中,直諫「行政與政治的關係是公共行政最核心的問題」?


37. 就政府行政之發展過程論,所謂「法益的保障行政」是指那個時代之特色?


38. 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在性格和體格方面應具有:


39. 著名行政學研究者巴納德(C. I. Barnard)為下列何項之代表人物?


40. 公共行政人員符合倫理標準的行政行為特徵,不包括下列何者?


41. 美國於何年訂立「政府倫理法」(Ethics in Government Act),要求公務人員遵守官常,為民表率?


42. 下列那一項係指公務人員在法律授權下或無法律規範時,依據事實、經驗、個案考量、組織利益與國家目標等不同條件,自行選擇一項適當的決策?


43. 下列那一項並非是「增強理論」的基本類型?


44. 傳統的管理觀點,在公共政策執行中比較重視的價值是:


45. 學者論及嚴格的專業條件,下列何者不屬之?


46. 下面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47. 下列有關訓練評估的各層面中,較不重要的是那一項?


48. 根據行為科學的觀點,在組織中具有改變他人思想或行為的力量稱:


49. 有關行政授權的功用,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50. 帕森思(Talcott Parsons)認為組織為了生存發展,必須解決四個問題,就組織的領導階層而言,首先要解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