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策過程中,將政策交由有關機關和人員付諸實施,此為:


2. 民主與效能如何調和兼顧的問題,多數當代公共行政學者認為可以從內心遵守專業倫理規範,以及外在制度控制兩種途徑來加以解決。這種作法的用意,在於使行政人員的政策活動能:


3. 我國憲法規定:考試委員須超出何者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


4. 下列何種預算制度為科學管理思潮下之產物?


5. 傳統權威的合法性係建立在:


6. 根據豪斯(R. House)的途徑目標理論,有效的領導行為端視下列那兩種情境因素而定?


7. 黑堡宣言(the Blackburg Manifesto)所強調的是下列那一種行政責任的履行?


8. 下列何者不是奧斯本與賈伯樂(Osborne and Gaebler)二人所提出「企業型政府」的重要概念?


9. 下列那一原則不是傅麗德(Mary P. Follett)所主張的?


10. 下列何者並非行政學的特性?


11. 下列何種組織理論認為「組織的衝突和不確定的環境是一種常態現象」?


12. 有關行為科學對行政學的影響,就行政組織上的影響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3. 美國行政學者古立克(L. Gulick)以POSDCORB解釋行政的意義,有關各字母所代表的內容,下列何者正確?


14. 行政機關之上級人員運用權威促使有正式隸屬關係之下級人員以迅速、確實、經濟有效之方法來完成其工作,是指:


15. 行政三聯制是:


16. 行政機關推展公眾關係工作的適當時刻為何?


17. 下列敘述何者是政策充分性評估的內涵?


18. 那位學者在所著《行政國》書中,直諫「行政與政治的關係是公共行政最核心的問題」?


19. 工作豐富化的理論基礎是:


20. 如果我們從「組織系統表」來觀察,將發現行政組織就是權責分配的關係,這種理解行政組織意義的觀點,係屬下列何者?


21. 由於決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智慧或經費,故其決策模型概為:


22. 學者常形容行政學是一門「借用的學科」(a borrowing field),其主要原因為何?


23.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考試院對下列那一類事項僅掌有法制權,而由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掌有運作執行權?


24. 學者論及嚴格的專業條件,下列何者不屬之?


25. 各行政部門皆有其本身之人事行政機構,並掌理各該部門之人事業務,此一制度為:


26. 雷格斯(F. W. Riggs)的「稜柱社會理論」主要是說明那種程度的開發國家?


27. 下列何人被歸為權變理論研究學派?


28. 下列關於公共事業民營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29. 考試院設考試委員:


30. 美國曾於那一年在聯邦政府全面實施零基預算制度?


31. 基於政府職能(Function)、業務(Activity)與工作計畫(Project)所編之預算是:


32. 美國於何年訂立「政府倫理法」(Ethics in Government Act),要求公務人員遵守官常,為民表率?


33. 離職公務員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14-1條有關離職後任職營利事業之規定時,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34. 哈蒙(M. Harmon)將行政學發展區分為那兩大典範?


35. 有關於沈澱費用(Sunk cost)是指對於下列那一項功能之障礙?


36. 我國主要肅貪機構為調查局和各級政風機構,在業務督導上隸屬於:


37. 關於非正式溝通的特質,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38. 有關業務部門與幕僚部門的原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9. 行政學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是:


40. 組織發展策略中的「管理格道訓練」,主要係用以發展下列那一項?


41. 彌漢(E. J. Meehan)認為政策研究的目的有四,下列何者為非?


42. 政府在民國56年,以命令方式成立那個機關,掌理部分的人事權?


43. 美國前大法官侯姆斯(O. W. Holmes)曾言:「請願者有討論政治的權利,但是警察可就沒有。」,此係在顯示公務員與國家的何種關係?


44. 下列敘述何者不適合用來說明行政中立的含義?


45. 下列學者中,那一位首創「以科學方法來選拔工人」的管理理論?


46. 下列哪一個宣言主張讓行政人員在法律授權範圍內揮灑專業責任?


47. 當公共政策涉及國際外交時,較適用:


48. 雷格斯(F. Riggs)所著「比較行政模式」(Toward a Typology of Comparative Administration)是下列何種研究方法之代表?


49. 古諺云「危機即轉機」,是指危機的何種特性?


50. 《文獻通考》中論及行政倫理之「三要、九徵」,以之作為官吏之官箴,「三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