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國會在一九八七年通過了「馬康包力濟法」(the Malcoln Baldridge Act),旨在促成那項運動的推動?


2. 行政學者全鍾燮(Jong S. Jun)曾指出民主行政應具備六項特徵,以下何者非屬民主行政的特徵?


3. 下列那一原則不是傅麗德(Mary P. Follett)所主張的?


4. 雷格斯(F. Riggs)所稱稜柱社會特徵之異質性係指:


5. 「合理、明確和有效地進行結構的分工與組合,並全神貫注於目標、結構與效率」,請問這是何種組織隱喻之要旨?


6. 領導行為足以影響到被領導者的動機、他們有效推動工作的能力,他們的工作滿足感。這一原理被稱為:


7. 組織需要進行「部門化」的最基本原因在於:


8. 魏雅儒(A. Wildavsky)對預算研究結果認為政府預算決策過程是符合:


9. 個體心理上產生一種「魚與熊掌」難以取捨的衝突心境,稱為:


10. 就一般而言,一個行政組織之決策包括: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其中抉擇活動多由機關何種人員來擔任:


11. 行政機關推展公眾關係工作的適當時刻為何?


12. 美國於何年訂定「政府倫理法」,要求公務人員身體力行遵守官箴?


13. 行政學者賽蒙(Herbert A. Simon)認為行政人的行政決定係屬:


14. 政府部門勞動關係之規範通常較民間企業來得嚴格,乃因於其本質使然。下列那項敘述有誤?


15. 《文獻通考》中論及行政倫理之「三要、九徵」,以之作為官吏之官箴,「三要」指:


16. 組織目標之作用:


17. 請問所得稅累進稅率的規定,是屬於那一種類型的公共政策?


18. 部內制人事機構之主要優點為何?


19. 政策執行技術中,「利用網狀圖將計畫的工作內容,適當的劃分成若干工作單元,排定合理而經濟的順序。計算每一單位所需時間,配屬適當資源,並不斷作適應進度的調整與修正,使計畫如期準確完成的一種技術。」是指下列那一項稱謂?


20. 具有:a.官僚化的分配;b.擅用歲收;c.積存留用三項特徵的預算,雷格斯(F. W. Riggs)稱之為:


21. 下列有關「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策略的敘述,何者正確?


22. 下列何項與行政三聯制道理較為相通?


23. 請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是屬於那一種類型的主張?


24. 下列那一項是「行政授權」的障礙?


25. 組織分化以後賴以整合的途徑有四,下列敘述何者為誤?


26. 由機關的上下級主管人員共同設定機關及各部門的目標,並使各部門的目標相互配合,以有效達成團體的共同目標的管理方法是:


27. 審議法案時,議員以選票互換的方式,互相支持對方的法案,此一作法稱之為:


28. 下列那一位學者,拒絕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說法?


29. 霍桑實驗(Hawthorne Experiments)可說是開創人群關係學派研究的先河,下列何者不是霍桑實驗對人群關係學派帶來的重要啟示?


30. 最早使用「行政國」一詞的行政學者是那一位?


31. 何者不是非正式組織形成的因素?


32. 目前台北市政府及高雄市政府均設有「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請問其主管的職稱叫做什麼?


33. 下列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幾種方式中,何者通常是政府受迫於實際狀況,不得不然的決定?


34. 歐斯朋(D. Osborne)與蓋伯勒(T. Gaebler)兩人在1992年出版的「新政府運動」一書中曾提及企業型政府運作的十項原則,下列何項敘述不在他們的倡導之中?


35. 下列何者不是組織開放體系論的主要特徵?


36. 麥克葛瑞格(D. McGregor)是人群關係學派中代表性的學者之一,其在『企業的人性面』一書中提出對人性的不同假定,即所謂X理論與Y理論,其中對Y理論的討論,下列何者為非?


37. 預算制度中,各主管機關依其施政計畫初步估計的收支,稱為:


38. 下列何者不屬於泰勒(F. W. Taylor)的科學管理的重要主張?


39. 下列何種理論不屬於激勵的內容理論?


40. 系統理論時期又稱之為:


41. 行政管理學派著名學者古立克(L. Gulick)與尤偉克(L. Urwick)提出了公共行政的POSDCORB七大管理要項,其中使組織成員(包括上司及部屬)都能夠瞭解和解說行政組織的運作進展情況,此究竟是屬於那一字母所代表的管理要項?


42. 賽蒙(Herbert A. Simon)所提出的行政行為,主要的論點包含下列何者?


43. 行政組織結構的研究主要在探討:


44. 下列敘述何者不適合用來說明行政中立的含義?


45. 比較而言,下列何者不是「首長制」組織的優點?


46. 行政學係一門追求何種知識的學問?


47. 下列關於公益性利益團體之敘述,何者為非?


48. 下列何者不是品位制的優點?


49. 幕僚人員取得權力的途徑不包括下列何者?


50. 以下何種職能由中央政府來擔任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