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策德菲法(Policy delphi)是1948年那一個公司所發展成功?


2. 連鎖商店,如7-ELEVEN等,係採用下列何種分部化方式?


3.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在等了好一陣子(例如15分鐘)的公車後,你大概會捨不得離開而繼續等下去。這種情形,在學理上,可用下述何種概念加以解釋?


4. 我國考試院銓敘部掌理:


5. 何種預算制度之編製係以決策案(Decision Packages)為基礎?


6. 行政組織中實際執行及推動工作的部門稱:


7. 政策執行技術中,「利用網狀圖將計畫的工作內容,適當的劃分成若干工作單元,排定合理而經濟的順序。計算每一單位所需時間,配屬適當資源,並不斷作適應進度的調整與修正,使計畫如期準確完成的一種技術。」是指下列那一項稱謂?


8. 下列那一位學者未提出「貢獻與滿足平衡」的相似概念?


9. 下列何人被歸為權變理論研究學派?


10. 下列哪一位美國學者曾提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都是一種公共政策的表現,並不是一定要有具體的公共政策採行才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範圍,有時政府針對特定的問題不採取任何的作為,可能是一種對議題的操控,有意讓議題不被公眾討論,進而不作出任何回應的政策決定?


11. 各行政部門皆有其本身之人事行政機構,並掌理各該部門之人事業務,此一制度為:


12. 學者W. Ouchi的「Z理論組織」強調「全觀性的觀點(holistic perspective)」,這種管理哲學就是希望我們把組織人員視為下列何者?


13. 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稱之為:


14. 美國那位總統推動「新政」(New Deal),使得政府職能擴張,權責加重,連帶使政治、行政分立亦被質疑?


15. 利用網狀圖將計畫的工作內容,適當的劃分成若干工作單元,然後排定合理而經濟的順序,這是所謂:


16. James Q. Wilson將利益團體政治環境分為四類,分類的標準以公共政策執行結果成本與效益的集中或分散而定,請問所謂的多數決政治(majoritarian politics)是屬於下列那一種?


17. 下列那一項原則是保障考績公平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18. 下列那一項行政理念或觀點,認為行政體制與人員應發揮特定的社會功能,達成專業傳承的知識寶庫,並成為自我意識的公共利益受託者?


19. 在馬斯婁(A. H. Maslow)的需求理論中,何種需求較貼近存在價值(being value)的意義,即渴望達成真、善、美、正義的實現:


20. 下列有關效率與效能的敘述,那一項是「不正確」的?


21. 行政三聯制是:


22. 較理想的薪給制度應符合若干原則,下列何項非屬這些原則之一?


23. 中央總機關為服務各地人民,在各地分設的業務機關稱之為:


24. 黎特文與史春格曾歸納出代表「組織氣候」之八個面向,下列何項不在其中:


25. 各機關長官應迴避任用其配偶及幾親等以內之血親、姻親?


26. 職位分類制度最先產生於:


27. 下列何者並非績效管理循環中的元素?


28. 就行政的立場與態度而言,公務人員超然化的問題,應該是:


29. 依我國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央與地方的主要租稅來源,分別為:


30. 下列哪一項敘述不屬於韋伯(Max Weber)所建構的理想型官僚體制的特徵?


31. 基於政府職能(Function)、業務(Activity)與工作計畫(Project)所編之預算是:


32. 領導行為足以影響到被領導者的動機、他們有效推動工作的能力,他們的工作滿足感。這一原理被稱為:


33. 預算制度發展上所謂的ZBB 制,係指下列何者?


34. 麥克葛瑞格(D. McGregor)是人群關係學派中代表性的學者之一,其在『企業的人性面』一書中提出對人性的不同假定,即所謂X理論與Y理論,其中對Y理論的討論,下列何者為非?


35. 計劃評核術的應用,其中最重要的應包括何者?


36. 以下何者非「行政立法」產生之主要原因?


37. 審議法案時,議員以選票互換的方式,互相支持對方的法案,此一作法稱之為:


38. 有關半自主組織特性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39. 決策者受主客觀條件之影響只能選擇還算滿意的選項,此種現象學界稱為:


40. 下列敘述何者是政策充分性評估的內涵?


41. 早期行政學者自威爾遜(W. Wilson)以來到賽蒙(H. Simon),其間多數學者對行政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列何者作為核心概念?


42. 黑堡宣言(Blackburg Manifesto)強調文官在治理過程中應扮演何種主要角色?


43. 威爾遜(W. Wilson)在「行政的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專文中,所強調的主旨是:


44. 根據「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看法,人類對外在世界之所以擁有主動性,而非被動接受環境刺激反應而已,其因為何?


45. 下列何者對公眾關係的認知是錯誤的?


46. 下列那一位美國總統就任之後,倡導「零基預算」(ZBBS)?


47. 那位學者認為行政原則只不過是一堆諺語,無法放諸四海而皆準?


48. 比較而言,下列何項不是一個組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49. 就組織而言,一個分工愈精細,分化程度愈高的組織,其整合的必要性如何?


50. 「決策方案在經過合法化後,擬訂施行細則,確定專責機關,配置必要資源,以適當的管理方法,採取必要的對應行動,使政策方案付諸實施,以達成預定目標或目的之所有相關活動的動態過程。」是下列那一項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