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農田水利 » 一般行政人員行政組 » 模擬題庫 » 行政學概要
單選題
每題2分
1. 政策德菲法(Policy delphi)是1948年那一個公司所發展成功?
(A)洛克希德(Lockheed)
(B)蘭德(Rand)
(C)通用公司(GE)
(D)西屋公司(Westing house)。
2. 連鎖商店,如7-ELEVEN等,係採用下列何種分部化方式?
(A)功能分部化
(B)地區分部化
(C)設備分部化
(D)產品分部化。
3.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在等了好一陣子(例如15分鐘)的公車後,你大概會捨不得離開而繼續等下去。這種情形,在學理上,可用下述何種概念加以解釋?
(A)反熵作用(negative entropy)
(B)承諾的升高(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C)沈澱成本(sunk cost)
(D)目標移置(displacement of goal)。
4. 我國考試院銓敘部掌理:
(A)考試以外的人事法制與人事行政
(B)考試以外的人事政策
(C)考試以外的人事法制
(D)考試以外的人事方案。
5. 何種預算制度之編製係以決策案(Decision Packages)為基礎?
(A)零基預算制度
(B)設計計畫預算制度
(C)績效預算制度
(D)複式預算制度。
6. 行政組織中實際執行及推動工作的部門稱:
(A)管理部門
(B)研考部門
(C)業務部門
(D)幕僚部門。
7. 政策執行技術中,「利用網狀圖將計畫的工作內容,適當的劃分成若干工作單元,排定合理而經濟的順序。計算每一單位所需時間,配屬適當資源,並不斷作適應進度的調整與修正,使計畫如期準確完成的一種技術。」是指下列那一項稱謂?
(A)目標管理
(B)工作簡化法
(C)計畫評核術
(D)全面品質管理。
8. 下列那一位學者未提出「貢獻與滿足平衡」的相似概念?
(A)塞蒙(H. Simon)
(B)亞當斯(J. Adams)
(C)巴納德(C. Barnard)
(D)麥克葛羅格(D. McGregor)。
9. 下列何人被歸為權變理論研究學派?
(A)羅聖朋(D. H. Rosenbloom)
(B)古立克(L. H. Gulick)與尤立克(L. Urwick)
(C)賽蒙(H. A. Simon)
(D)柏恩斯(T. Burns)與史塔克(G. H. Stalker)。
10. 下列哪一位美國學者曾提出政府選擇作為或不作為都是一種公共政策的表現,並不是一定要有具體的公共政策採行才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範圍,有時政府針對特定的問題不採取任何的作為,可能是一種對議題的操控,有意讓議題不被公眾討論,進而不作出任何回應的政策決定?
(A)拉斯威爾(H. Lasswell)
(B)戴依(Thomas R. Dye)
(C)費堯(H. Fayol)
(D)丹哈特(R. B. Denhardt)。
11. 各行政部門皆有其本身之人事行政機構,並掌理各該部門之人事業務,此一制度為:
(A)折衷制
(B)混合制
(C)部內制
(D)部外制。
12. 學者W. Ouchi的「Z理論組織」強調「全觀性的觀點(holistic perspective)」,這種管理哲學就是希望我們把組織人員視為下列何者?
(A)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person)
(B)全人(the whole person)
(C)行政人(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
(D)經濟人(the economic person)。
13. 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稱之為:
(A)效果
(B)效益
(C)效率
(D)影響。
14. 美國那位總統推動「新政」(New Deal),使得政府職能擴張,權責加重,連帶使政治、行政分立亦被質疑?
(A)威爾遜(W. Wilson)
(B)甘迺迪(R. Kennedy)
(C)羅斯福(F. Roosevelt)
(D)詹森(L. Johnson)。
15. 利用網狀圖將計畫的工作內容,適當的劃分成若干工作單元,然後排定合理而經濟的順序,這是所謂:
(A)目標管理法
(B)甘特圖法
(C)里程碑圖法
(D)計畫評核術。
16. James Q. Wilson將利益團體政治環境分為四類,分類的標準以公共政策執行結果成本與效益的集中或分散而定,請問所謂的多數決政治(majoritarian politics)是屬於下列那一種?
(A)成本集中少數人,利益集中少數人
(B)成本分散少數人,利益分散全民
(C)成本分散全民,利益集中少數人
(D)成本分散全民,利益分散全民。
17. 下列那一項原則是保障考績公平性的最後一道防線?
(A)公開性
(B)參與性
(C)代表性
(D)可申訴性。
18. 下列那一項行政理念或觀點,認為行政體制與人員應發揮特定的社會功能,達成專業傳承的知識寶庫,並成為自我意識的公共利益受託者?
(A)黑堡宣言(The Blacksburg Manifesto)
(B)傳統公共行政(Ol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D)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
19. 在馬斯婁(A. H. Maslow)的需求理論中,何種需求較貼近存在價值(being value)的意義,即渴望達成真、善、美、正義的實現:
(A)尊榮需求
(B)自我實現需求
(C)社會需求
(D)安全需求。
20. 下列有關效率與效能的敘述,那一項是「不正確」的?
(A)效率常指產出與投入之間的比較
(B)效能常指目標達成的程度
(C)績效常包括效率和效能一起考慮
(D)效率和效能二者絕不會發生衝突情況。
21. 行政三聯制是:
(A)規劃、推行與實踐
(B)設計、規劃與回饋
(C)設計、執行與考核
(D)考核、評估與檢討。
22. 較理想的薪給制度應符合若干原則,下列何項非屬這些原則之一?
(A)平等性
(B)客觀周密性
(C)適應性
(D)效率性。
23. 中央總機關為服務各地人民,在各地分設的業務機關稱之為:
(A)幕僚機關
(B)輔助機關
(C)事業機關
(D)派出機關。
24. 黎特文與史春格曾歸納出代表「組織氣候」之八個面向,下列何項不在其中:
(A)結構
(B)風險
(C)人情
(D)和諧。
25. 各機關長官應迴避任用其配偶及幾親等以內之血親、姻親?
(A)二親等
(B)三親等
(C)四親等
(D)五親等。
26. 職位分類制度最先產生於:
(A)美國
(B)英國
(C)日本
(D)德國。
27. 下列何者並非績效管理循環中的元素?
(A)團隊目標
(B)控制幅度
(C)個人課責
(D)訓練與發展需求。
28. 就行政的立場與態度而言,公務人員超然化的問題,應該是:
(A)效忠國家
(B)認同人民
(C)行政中立
(D)服從長官。
29. 依我國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央與地方的主要租稅來源,分別為:
(A)中央為所得稅,地方為營業稅
(B)中央為財產稅,地方為所得稅
(C)中央為營業稅,地方為財產稅
(D)中央為所得稅,地方為財產稅。
30. 下列哪一項敘述不屬於韋伯(Max Weber)所建構的理想型官僚體制的特徵?
(A)對事不對人的處事規則
(B)永業化的人事制度
(C)彈性的組織結構
(D)高度的紀律化。
31. 基於政府職能(Function)、業務(Activity)與工作計畫(Project)所編之預算是:
(A)績效預算
(B)零基預算
(C)計畫預算
(D)費用預算。
32. 領導行為足以影響到被領導者的動機、他們有效推動工作的能力,他們的工作滿足感。這一原理被稱為:
(A)途徑─目標原理
(B)動機─領導原理
(C)目標─手段連鎖原理
(D)權變原理。
33. 預算制度發展上所謂的ZBB 制,係指下列何者?
(A)細目預算制
(B)績效預算制
(C)設計計畫預算制
(D)零基預算制。
34. 麥克葛瑞格(D. McGregor)是人群關係學派中代表性的學者之一,其在『企業的人性面』一書中提出對人性的不同假定,即所謂X理論與Y理論,其中對Y理論的討論,下列何者為非?
(A)大多數的員工會以工作保障作第一優先的考量,因而會盡量聽命行事
(B)員工把工作視同休息一樣自然
(C)員工在適當條件下會學習承擔責任
(D)員工和主管一樣也有創新的能力。
35. 計劃評核術的應用,其中最重要的應包括何者?
(A)作業網圖
(B)時間估計
(C)追查工作進度
(D)以上皆是。
36. 以下何者非「行政立法」產生之主要原因?
(A)行政機關為因應緊急事件處理之需要
(B)立法機構資源之不足
(C)為增強司法獨立之功能
(D)立法機構人力之不足。
37. 審議法案時,議員以選票互換的方式,互相支持對方的法案,此一作法稱之為:
(A)分贓模式(spoils system)
(B)組織化的無政府狀態(organized anarchy)
(C)隨收隨付(pay-as-you-go)
(D)滾木立法(logrolling legislation)。
38. 有關半自主組織特性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領導者是互選產生,不是官派
(B)決策權不是人人都有
(C)重視權利與任務的平衡
(D)重視體系和法規。
39. 決策者受主客觀條件之影響只能選擇還算滿意的選項,此種現象學界稱為:
(A)非理性
(B)絕對理性
(C)有限理性
(D)最低理性。
40. 下列敘述何者是政策充分性評估的內涵?
(A)政策產出與成本的關係
(B)政策目標達成時解決問題的程度
(C)政策達成預期結果的程度
(D)政策滿足標的團體需求的程度。
41. 早期行政學者自威爾遜(W. Wilson)以來到賽蒙(H. Simon),其間多數學者對行政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列何者作為核心概念?
(A)公平
(B)正義
(C)民主
(D)效率。
42. 黑堡宣言(Blackburg Manifesto)強調文官在治理過程中應扮演何種主要角色?
(A)中立執行的角色
(B)捍衛公共利益的賢明少數
(C)政策工具角色
(D)利益掮客角色。
43. 威爾遜(W. Wilson)在「行政的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專文中,所強調的主旨是:
(A)行政與政治的合一
(B)行政與政治的分立
(C)行政與管理的分立
(D)行政與管理的合一。
44. 根據「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看法,人類對外在世界之所以擁有主動性,而非被動接受環境刺激反應而已,其因為何?
(A)因人類有理性與計算的能力
(B)因人類有遵從大自然規律的能力
(C)因人類是生產方式改變的接受者
(D)因人類有詮釋與定義的能力。
45. 下列何者對公眾關係的認知是錯誤的?
(A)視公眾關係為一種魔術
(B)公眾關係之手段為溝通
(C)公眾關係發動者為個人
(D)管理者是公眾關係對象。
46. 下列那一位美國總統就任之後,倡導「零基預算」(ZBBS)?
(A)卡特(J. Carter)
(B)福特(H. Ford)
(C)雷根(R. Reagon)
(D)詹森(L. Johnson)。
47. 那位學者認為行政原則只不過是一堆諺語,無法放諸四海而皆準?
(A)威爾遜(W. Wilson)
(B)賽蒙(H. Simon)
(C)泰勒(F. Taylor)
(D)古德諾(F. J. Goodnow)。
48. 比較而言,下列何項不是一個組織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
(A)組織成員有效分工合作
(B)為社會所接納並支持
(C)組織成員間之強烈競爭
(D)對變遷環境之有效調適。
49. 就組織而言,一個分工愈精細,分化程度愈高的組織,其整合的必要性如何?
(A)愈小
(B)不變
(C)愈大
(D)不一定會增減。
50. 「決策方案在經過合法化後,擬訂施行細則,確定專責機關,配置必要資源,以適當的管理方法,採取必要的對應行動,使政策方案付諸實施,以達成預定目標或目的之所有相關活動的動態過程。」是下列那一項稱謂?
(A)政策制定
(B)政策執行
(C)政策評估
(D)政策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