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原住民文化祭系列活動,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屬於原住民文化祭活動之一?


2. 除了通貨膨脹率之外,下列那個經濟指標也適合衡量景氣波動?


3. 銘鴻使用A 財貨必須搭配B 財貨才能達到滿足,對銘鴻而言,A、B 兩財貨具有下列何種關係? 


4. 依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的規定,有些公職人員的職權是必須超出黨派以外,不受任何干涉,依據法律來獨立行使的。請問:這是指那些公職人員?


5.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係以何種標準加以區分?


6. 在廣土眾民的民主國家中,民眾透過下列何種政治運作方式,最能滿足其對直接民權的需求?


7. 民眾不假他人之手,親自前往投票支持心目中的候選人,此乃落實下列何項原則? 


8. 十三歲的志華侵吞了班費,依法應負什麼責任?


9. 有一種政治文化的特徵是:人民知道自己可以影響政府,也知道政府在做些什麼。上述的特徵最適合形容何種政治文化?


10. 日本評論家大宅壯一於1950年代末期指出,現代社會電視充斥聲光絢麗、內容膚淺的節目,長期下來將使閱聽人失去思考判斷的能力。上述現象可用下列那一個概念來說明? 


11. 公民的資格不同於國民,其主要的差別是公民具有下列那種權利?


12. 依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誰的?


13. 假設某國將現有資源技術全部投入手機與汽車的生產,下表是其中兩種的生產組合,依據經濟學上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PPC)的概念,下列何者是正確的分析?

 


14. 有些威權國家因擔心國外政治社會動亂的新聞影響到國內的政治安定,而對此類新聞報導內容進行審查,此項措施明顯違反下列那種國家存在的目的?


15. 法律案三讀通過後,在成為正式之法律前,須經過:


16. 民國98年下半年,政府為因應新型流感,除加強各種防疫措施與宣導外,並於11月起分批為民眾施打疫苗。上述作法主要是屬於何項社會福利政策的內容?


17. 某國政府主張擴大政府公共投資支出、刺激消費、實現充分就業,以解決經濟蕭條的問題,此種經濟政策,較符合那一位經濟學者的觀點? 


18. 劉老師辭去月薪6萬元的教職後,改開咖啡館。他一個月咖啡館的收益為14萬元,店租2萬元,咖啡材料與水電雜支共3萬元,僱用店員的工資為4萬元,則由以上資訊可知劉老師:


19. 父母是子女的監護人及法定代理人,對子女有保護與教養的權利,但當父母有何種情形發生時,法律可判定停止親權?a.生病;b.失業;c.虐待;d.押賣;e.惡意遺棄。


20. 政黨欲組織政府,實現黨員共同的政治理想,為國為民謀求福利,應該採行的途徑為:


21. 我國電視頻道中「公視」頻道之成立目的,主要的是希望它能發揮傳播媒體的哪一種功能?


22. 人民對於政府制定的政策認為嚴重不妥,有權行使重新認可或推翻,這就是憲法上的何種權利?


23. 人民可以透過投票決定自己的民意代表、直轄市長甚至總統。依據我國相關法律之規定,下列針對現行各項公職人員選舉之敘述,何者正確? 


24. 依據憲法之規定,我國選舉係採普通、平等、直接、無記名投票之方法,下列敘述何者屬於「直接選舉」原則? 


25. 阿寬欠阿志50萬元,阿志基於好友情誼從未向阿寬要求歸還,依據民法規定,經過多少年後,阿寬便可以合法主張拒絕還錢?


26. 我們常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意思是指我們所作的任何選擇,最主要隱含下列何種經濟概念? 


27. 正男與妻子婚後育有一子小傑,由於夫妻感情不睦,正男外遇小姍多年並生養一女小禎。上述情況若依我國民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8. 我國憲法第8條規定人民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或拘禁,此「法定程序」是指:


29. 我國普通法院審級制度,採行下列何種?


30. 我國現行立法委員的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除區域立法委員的席次之外,尚設有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的席次。依我國相關法令之規定,下列關於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制度的描述,何者正確?  


31. 憲法規定除現行犯外,人民即使有犯罪行為,皆須依照法定程序才可逮捕拘禁,且僅能拘留24 小時。此規定是為了保障下列何種基本人權? 


32. 法學理論上,「惡法非法論」強調法規範的實質正義,以及個人權利不容侵犯。因此,人民無須遵守惡法,甚至得以積極抵抗之,「公民不服從」即為手段之一,然而下列何者「並非」公民不服從之要件? 


33. 我國憲法規定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與命令者為司法院大法官。大法官會議曾針對公、私益權衡類型之案例,分別做出下述解釋。試問何者內容錯誤? 


34. 選舉時,某候選人以每票1000元期約賄選,其行為應負何種責任?


35. 政府支出中的那一項支出,對社會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影響最大?


複選題規則:
  1. 所有選項均答對,得該題全部分數
  2. 答錯一個選項,得題分的3/5
  3. 答錯兩個選項,得題分的1/5
  4. 答錯超過兩個選項或沒作答,該題以0分計算

1. 人權的議題可分為「消極的權利」與「積極的權利」兩類,對於兩者之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2. 立法院99年11月9日三讀通過「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任何人不得禁止、驅離或妨礙婦女在公共場所哺乳;達到一定面積的公共場所,都要設哺乳室,違反上述兩種狀況,處6千元至3萬元罰鍰。根據上述條例的要點,屬於婦女的哪些人權保障?


3. 自由權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但擁有自由不見得代表不受拘束。下列哪些情形,政府可依法限制人民的自由?


4. 政治學者指出:「民主的單位越小,公民參與的可能性就越大,公民把政府決策的權力移交給代表的必要性就越小;而民主的單位越大,處理各種重大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公民把決策權移交給代表的必要性就越大。」根據上述理念,「五都」改制的效應,對於我國民主發展的可能影響為何?


5. 根據國內人力銀行與雜誌共同舉辦的調查發現,隨著高學歷的人數愈來愈多,碩士光環已漸漸不再,碩士生求職只比大學生快了11天而已,且有八成以上的企業主認為碩士學歷並非錄取的必要條件,可見臺灣「學歷通膨」時代已經來臨。請問:關於「學歷通膨」所反映的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 下列哪些政策符合「華盛頓共識」之精神?


7. 台中豐原葫蘆墩漆器工藝、彰化竹巷社區的手工肥皂、蘇澳白米社區的木屐等都是有名的社區文化產業,不僅成功改造社區,在地產業更是重新出發,提升附帶經濟價值,這些社區營造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下列哪些因素?


8. 人權的追求是一條漫長的路,目前人權雖然已經成為普世價值,但在我國仍有許多障礙亟待「人權立法」的克服。若要邁向人權理想國,下列哪些人權議題,必須盡快立法或修法?


9. 「永續發展」所考量的是下面哪些問題?


10. 自由主義學說的發展過程,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