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刑法第一條規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在學理上一般通稱此規定為:


2. 元宵節的天燈為平溪民眾帶來大筆的經濟效益,卻也留下來了天燈垃圾,破壞美景。為了保持環境清潔,新北市政府推出獎勵政策,讓當地居民回收天燈紙,5個天燈垃圾就可以換一包垃圾袋,50個就可以換一瓶醬油。上述政府的作為,最可能是欲達成下列那一個目的? 


3. 立法院每年有二次會期,第一次會期時間為何?


4. 桃園機場旁發現黑色膚色甫出生棄嬰,經查其生父母不明所以送交孤兒院,則其國籍取得應依何種原則? 


5. 近年來政府推動節能減碳,大力推動所謂「節能減碳四法」的立法與修法,下列何者並非上述指涉的法案?


6. 持文化多元主義觀點的學者,強調各種文化的存在均有其價值,因此他們主張對不同族群的文化應加以尊重。在臺灣,下列何種具體措施可落實文化多元主義的精神?


7. 下列何種情形,尚非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之時機?


8. 20歲的甲、18歲的乙為某大學之學長學弟,甲學長幫乙學弟代考期末考某科,使乙順利及格。乙為感謝甲,便對甲表示說:「為了報答你幫我代考,送你一支限量手機!」甲允而受之。則該贈與契約之效力為何?


9. 一般我們所稱的公務員,按照其任用資格、保障制度與權責的不同,又可分為政務官與事務官兩大類。下列關於事務官體制的敘述,何者正確?


10. 中國傳統的法典自唐律以降皆以何種思想為主?


11. 利益團體皆各有其主要的訴求,也常運用各種方式為民眾爭取權益,或解決公共問題。下列利益團體與其主要訴求的配對中,何者錯誤?


12. 猶太人在西元一九四八年建立以色列之前,因為沒有什麼,到處受到歧視迫害,痛苦不堪?


13. 依據我國法律規定檢察總長的產生方式和下列何者相同?


14. 近年來網際網路愈發普及,越來越多閱聽者是透過網路來瀏覽新聞與各種節目,並在網路社群討論時事。請問這樣的趨勢,特別有利於民眾何項媒體權利的實現? 


15. 下列何者因移轉標的物之占有而生效?


16. 下列何人從事的活動,符合中華民國憲法保障的「服公職」範疇?


17. 少年經常逃學或逃家,依何種法律之規定須由少年法庭來處理?


18. 法律行為具備成立要件及要件有效時,其法律行為始為有效,然而下列那一法律行為的法律效果可能「無效」? 


19. 司法審查(釋憲)制度係憲政主義國家為鞏固憲法最高性的重要制度設計,下列關於我國現行司法審查和釋憲制度之敘述,何者正確? 


20. 父母親有教養及懲戒子女的權利但不能濫用。如父母親濫用時,法院可依何法宣告停止親權的使用?


21. 小明借住姑姑家,常常為了保護姑姑不被姑丈毆打,因而也常被姑丈毆傷。下列依據上述案例的敘述,若依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規定,何者正確? 


22. 全球化下的科技與通訊快速發展,縮短了人與人的互動與距離,加速了跨國的貿易互動與政府間的合作。但近年來卻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問題,引發反全球化的聲音。下列敘述何者最具有「反全球化」的意識? 


23. 在我國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是指下列何者? 


24. 條約案經立法院通過後,其位階相當於何者?


25. 依現行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第二項,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屆滿後:


26. 中國法律的黃金時期之結晶為:


27. 需求法則是一般人消費行為的慣常模式,此一法則主要在說明何種關係? 


28. 某私立高職餐飲科主任因不滿該科王姓學生亂丟廚餘,屢勸不聽,憤而要求校方將該學生退學處分,此事件的懲處有違什麼法律原則?


29. 一個人因為買賣東西、借用金錢、租用房子、訂婚、結婚等,而發生的責任,在法律上稱作什麼?


30. 依我國憲政制度,統一解釋法律的機關為下列何者? 


31. 中國古代有飛鴿傳書,現今則有電子郵件的傳送。此種傳遞訊息方式的改變,主要說明了下列那一種層次的社會變遷?


32. 某國的總人口是一千萬人,勞動人口為七百萬人,失業人口一百萬人。請問該國的失業率為多少?


33. 中央銀行在政府機關內主要扮演的角色為:


34. 法學理論上,「惡法非法論」強調法規範的實質正義,以及個人權利不容侵犯。因此,人民無須遵守惡法,甚至得以積極抵抗之,「公民不服從」即為手段之一,然而下列何者「並非」公民不服從之要件? 


35. 依法院組織法規定,下列有關法庭活動行為之敘述,何者錯誤?


複選題規則:
  1. 所有選項均答對,得該題全部分數
  2. 答錯一個選項,得題分的3/5
  3. 答錯兩個選項,得題分的1/5
  4. 答錯超過兩個選項或沒作答,該題以0分計算

1. 個別規範是基於一般規範,對具體事件所創設的,下列哪些事件即屬於個別規範?


2. 學習的樂趣,通常不會停留在熱鬧而又空泛的活動,而是來自於內在的充實與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教育對個人有下列哪些影響?


3. 關於社會主義的主張,下列何者正確?


4.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在適用行政法。憲法的內容須藉由行政法的補充,才能將國家機關組織、人民權利義務的規範予以具體化。所以我們才會說行政法就是憲法的具體化,也是所謂「生活的憲法」。請問:行政法的功能包含下列哪幾項?


5. 過去內政部訂定役男出境處理辦法,限制尚未服兵役之役男不得出國,但因兵役法及兵役法施行法皆未有此規定,而被大法官宣告為無效。請問「役男出境處理辦法」限制役男不得出國的規定被大法官宣告為無效,大法官所持的理由應為下列何者?


6. 自由權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但擁有自由不見得代表不受拘束。下列哪些情形,政府可依法限制人民的自由?


7. 自由主義學說的發展過程,下列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8. 當市場狀況改變時,將會使需求曲線出現移動變化。請問以下哪些因素會使牛肉的需求曲線出現移動?


9. 下列哪些選項可計入GDP?


10. 期末考將至,有5位同學展開讀書會的討論,下列是針對公民與社會科的「經濟發展要素」的舉例,請問:正確的有哪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