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最新消息
線上論壇
考古題
常見問題
帳號申請
忘記密碼
題庫分類
公職考試
鐵路特考
高普考
初等五等
地方特考(三、四等)
一般/警察特考
司法特考
移民特考
關務特考
民航特考
調查局
海巡特考
稅務特考/國稅局約僱人員
身障特考
外交特考
機關就業
經濟部國營事業聯合招考
臺鐵公司
捷運公司
台電新進雇員
自來水公司評價人員
中油公司
中鋼公司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臺灣菸酒
臺灣港務
臺鐵營運人員
農會
漁會
農田水利
環保局清潔隊員、稽查員
公路監理
台糖
臺北自來水
經濟部工業局
公幼教保人員
證券類
證券商業務員
證券商高級業務員
期貨商業務員
投信投顧業務員
企業內部控制
股務人員
票券商業務員
證券分析師
金融市場常識與職業道德
債券人員
銀行類
NEW!!! 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資格測驗
金融人員基礎學科測驗(FIT)
金融科技力知識證照
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信託業務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一般金融)
初階授信人員證照
初階外匯人員證照
銀行內部控制與內部稽核證照(消費金融)
公民銀行招考(一般金融組)
公民銀行招考(共同科目)
公民銀行招考(儲備人員)
公民銀行招考(工員)
證照類
導遊領隊人員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人員
門市服務丙級技術士
保險類
投資型保險業務員
人身保險代理人
財產保險經紀人
財會類
記帳士
會計事務技術士乙級
中小企財務人員
會計事務技術士丙級
國貿類
國貿業務技術士乙級
國貿大會考
國貿業務技術士丙級
專責報關人員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人才
升學考試
警專正期班
四技二專
升大分科測驗
模擬考試
警專正期班第36期線上模擬考試(完整版)
警專考試能力測驗分析
軍事考試
軍事考試
高普考 » 共同科目 » 模擬題庫 » 國文
單選題
每題2分
1.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
(A)在政治不清明的年代,惡人橫行,正義公理幾已蕩然無存
(B)最終法庭仍然判決他勝訴,實在匪夷所思,令人難以致信
(C)面對經濟蕭條的年代,我們應該養成刻勤刻儉的生活習慣
(D)有關機車的法令才剛通過,車迷已經迫不急待飆上快速道路。
2. 「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意謂:
(A)善於機變巧詐的人,也不可以不需要羞恥心
(B)機變巧詐者,恬不知恥
(C)機變巧詐者,也要有羞恥
(D)有隨機應變的技巧,就可以不需要羞恥心。
3. 韋昭博奕論「且以西伯之聖,姬公之才,猶有日昃待且之勞,故能隆興周道,垂名億載。」句中「日昃」意指:
(A)日全蝕
(B)日正當中
(C)日過正午
(D)日偏蝕。
4. 臺灣鹿港的施家三姐妹,在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上佔有一席之地,成績斐然,下列何者不是施家三姐妹之一?
(A)施淑青
(B)施淑女
(C)李昂
(D)施寄青。
5. 魏晉南北朝小說題材,以何者為大宗?
(A)愛情
(B)歷史
(C)俠義
(D)鬼神志怪。
6. 下列各文句中的「數」字,何者作名詞使用?
(A)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歷觀往代成敗之效,吉凶由人,不在「數」也
(D)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
7. 丘逢甲凡作詩文,自署「倉海君」,乃取義於何人的故事?
(A)荊軻
(B)張良
(C)聶政
(D)豫讓。
8.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係何人之語?
(A)蘇秦
(B)韓非
(C)孟子
(D)李斯。
9. 范滂臨刑時,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此言意指:
(A)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B)君子當慎始而善終
(C)世亂政衰,善惡不明,民無所措手足
(D)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0.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意指何種情境?
(A)對飲
(B)獨酌
(C)浪漫
(D)回憶。
11. 下列何者非韓愈原道一文所原之道:
(A)佛老之道
(B)仁義之道
(C)儒道
(D)禹、湯、文、武、周、孔之道。
12. 「三折肱而成良醫」的「三」字,並非實數,而是表示多數,下列各詞語的「三」字表示多數的是:
(A)三令五申
(B)三元及第
(C)三教九流
(D)三綱五常。
13. 「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指:
(A)君子人當找一份高尚的職業,以免被人瞧不起
(B)行為卑污,將為惡名之所歸
(C)行為卑劣之人,不配稱為君子
(D)天下之人皆厭惡不長進的讀書人。
14. 對於孟子「四端」之說,下列何者敘述為非:
(A)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B)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C)彬彬之心,禮之端也
(D)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5. 辛棄疾的詞作偏向下列何種風格?
(A)穠豔
(B)清新
(C)豪放
(D)華麗。
16. 李老先生剛過八十歲生日,請問他依序經歷人生那些階段?(甲)知命之年;(乙)而立之年;(丙)耳順之年;(丁)不惑之年。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丁甲丙
(D)甲丙乙丁。
17. 形容無法專心,適當的選項是:
(A)一傅眾咻
(B)如夢如幻
(C)成住壞滅
(D)呆若木雞。
18. 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的先哲是:
(A)陶侃
(B)韓愈
(C)陶潛
(D)王安石。
19. 下列何者不屬於「十三經」之列?
(A)《孟子》
(B)《爾雅》
(C)《荀子》
(D)《論語》。
20. 「離鄉背井」的「背」字,意思是:
(A)離開
(B)背叛
(C)揹負
(D)思念。
21. 下列各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
(A)欺善怕惡的行為,最令人不恥
(B)一看到孩童天真的笑靨,我就忘了煩惱
(C)為維持交通的順暢,警方將加強取諦違規停車
(D)為了知道選舉結果,大家迫不急待的打開電視觀看選情報導。
22.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意在告誡人:
(A)潔身自好,遠恥辱也
(B)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C)君子易事而難說
(D)小人之過也必文。
23. 「海闊天空」一辭的結構,是「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下列何項成語也是相同的結構?
(A)披星戴月
(B)理直氣壯
(C)敬業樂群
(D)鳶飛魚躍。
24. 下列選項中含有推測語氣的文句是:
(A)子房以蓋世之刀,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為深惜者也
(B)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C)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聖人之法乎?
(D)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25. 或謂欒武子曰:「聖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子為大政,將酌於民者也。子之佐十一人,其不欲戰者三人而已,欲戰者可謂眾矣!〈商書〉曰:『三人占,從二人。』眾故也。」武子曰:「善鈞從眾。夫善,眾之主也。三卿為主,可謂眾矣!從之,不亦可乎?」(《左傳.魯成公六年》)下列選項何者最切合本文意旨?
(A)欒武子從善如流,察納雅言
(B)三人須同時占卜,才可做出決定
(C)宴席中飲酒,比較容易說服他人
(D)世上無絕對好的事,最好能少數服從多數。
26. 莊子哲學的主張是:
(A)逍遙遊
(B)天生人成
(C)仁義治世
(D)兼愛。
27. 下列諸文中,哪一篇是闡述從師問學之道和尊師重道之理?
(A)方孝儒
(B)諸葛亮《出師表》
(C)韓愈《師說》
(D)荀子《勸學篇》。
28. 以號次重組李白〈客中作〉詩:「(1)玉椀盛來琥珀光,(2)不知何處是他鄉,(3)但使主人能醉客,(4)蘭陵美酒鬱金香。」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1)(2)(4)(3)
(B)(2)(1)(3)(4)
(C)(3)(4)(2)(1)
(D)(4)(1)(3)(2)。
29. 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文章裡面,這位主人的行為,可用下列那一詞語形容最為恰當?
(A)坎井之蛙
(B)大驚小怪
(C)莫知其惡
(D)不自量力。
30. 下列「 」中,那一個字用作「動詞」:
(A)「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B)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C)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D)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31. 「諸兒碌碌」,「碌碌」意謂:
(A)生活忙碌
(B)生活平淡
(C)才能特出
(D)才能平庸。
32. 下列成語之解釋何者為非?
(A)倨傲鮮腆:即傲慢無禮
(B)郢書燕說:謂穿鑿附會之說
(C)郭公夏五:喻背後道人長短
(D)瓊蕤玉樹:形容園林花木美盛。
33. 賀人新居落成之題辭,不可用:
(A)君子所居
(B)高山安仰
(C)美奐美輪
(D)雕樑畫棟。
34. 謝公云:「見林公雙眼黯黯明黑。」孫興公見林公:「稜稜露其爽。」(《世說新語.容止》)下列與眼睛有關的成語何者最足以形容林公?
(A)別具隻眼
(B)慈眉善目
(C)炯炯有神
(D)眉目如畫。
35. 閱讀以下文字,選擇對此醫生最適當的形容。有醫者,自稱善外科,一裨將陣回,中流矢,深入膜內,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請謝。裨將曰:「簇在膜內者須亟治。」醫曰:「此內科事,不應并責我。」
(A)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B)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C)狀若嚴守分際,實則無能卸責
(D)堅持各司其職,絕不越俎代庖。
複選題
每題10分
複選題規則:
所有選項均答對,得該題全部分數
答錯一個選項,得題分的3/5
答錯兩個選項,得題分的1/5
答錯超過兩個選項或沒作答,該題以0分計算
1. 下列文句「」內的比喻詞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眾溪是海洋的「手指」,索水於大山
(B)他們像一群「螃蟹」,在地方上橫行
(C)憂愁似「鹽巴」,少許可以提味,吃多倒盡胃口
(D)煙囪就像是建築物的「眼睛」,能為房子帶來光明
(E)書正如同「藥」,善讀可以醫愚,不善讀恐受其害。
2. 今日常用的語詞,有些是出自古典小說或戲曲故事,如「空城計」即來自《三國演義》。下列文句「 」中語詞,與其後出處搭配正確的選項為:
(A)我最喜歡當「紅娘」了,我來介紹你們認識吧/《西廂記》
(B)他「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冠軍/《三國演義》
(C)歷史告訴我們,吏治不清之時,人民會「揭竿起義」/《水滸傳》
(D)放心,任憑他怎麼油滑,也「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西遊記》
(E)這次到了巴黎,真可說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大開眼界/《紅樓夢》。
3. 下列文句,述及事件前因後果的選項是:
(A)三折肱而成良醫
(B)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C)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E)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
4. 「流行」一詞有不同的意義,今日最常用於說明某些人、事、物在某特定時期與地區中,受到眾人共同喜好、關注的程度,例如「流行歌」、「流行服飾」等。下列文句中「流行」一詞,與上述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
(B)習慣如自然,則莫非天理之流行而仁熟矣。聖賢同歸
(C)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D)劉兄……在任逾歲,職修人治,州中稱無事。頗復增飾,從子弟而游其間;又作二十一詩以詠其事,流行京師,文士爭和之
(E)時世粧,時世粧,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蚩黑白失本態,粧成盡似含悲啼。
5. 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冊數不多,而包羅諸作,固然也是一種原因,但還在近則由選者的名位,遠則憑古人之威靈,讀者想從一個有名的選家,窺見許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昭明太子集》只賸一點軼本了,《文選》卻在的;讀《古文辭類纂》者多,讀《惜抱軒全集》的卻少。……選本可以藉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見。博覽群籍,採其合於自己意見的為一集,一法也,如《文選》是。擇取一書,刪其不合於自己意見的為一新書,又一法也,如《唐人萬首絕句選》是。……讀者的讀選本,自以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筆的精華的,殊不知卻被選者縮小了眼界,即以《文選》為例罷,沒有嵇康〈家誡〉,使讀者只覺得他是一個憤世嫉俗,好像無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潛〈閑情賦〉,掩去了他也是一個既取民間〈子夜歌〉意,而又拒以聖道的迂士。選本既經選者所濾過,就總只能喫他所給與的糟或醨。(魯迅〈選本〉)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昭明太子集》、《惜抱軒全集》、《古文辭類纂》都是全集
(B)文中認為選集取精用宏,讀者不必詳讀全集,只要選讀好的選集即可
(C)由文中敘述可知:〈家誡〉的內容正足以證明嵇康是個憤世嫉俗的人
(D)文中認為選集常因編選者的任意去取,導致讀者對作家的認知偏狹而不夠全面
(E)文中認為選集往往比全集流行,原因之一是讀者想藉由編選者的眼光閱讀歷代名作。
6. 許達然〈稚〉:「從你含淚微笑的剎那,我覺得橫在我們之間的牆已除去。」以具體的「牆」,代替抽象的「疏離冷漠」。下列同樣使用以具體代替抽象手法的選項是:
(A)即使是朋友,也好像隔了一面玻璃
(B)將心敞開,好迎接一隻遠方的青鳥
(C)老骨頭晚歸,總受不了被攔截的驚恐
(D)人如果無意於築橋,心靈將無法向外敞開
(E)因為他向我借打火機,才把彼此之間的冰塊打破。
7. 下列文句「」中的文字,結構是「動詞+名詞」的選項是:
(A)《齊民要術》:其樹大者,以「鋸鋸」之
(B)《史記》: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C)《荀子》: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D)《左傳》:庸勳、「親親」、昵近、尊賢,德之大者也
(E)《三國志》: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
8. 下列文句中,「誠」字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承重任,擔大事,應當誠惶誠恐,敬謹將事
(B)昨天我專誠拜訪,卻吃了閉門羹,頓覺心中怏怏
(C)「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古人之言,誠不我欺
(D)對於團體的事務,人人都應戮力以赴﹔誠心作對,不免成為害群之馬
(E)一個人難免犯錯,但貴在能夠坦誠錯誤,衷心改正﹕文過飾非,實無濟於事。
9. 文學作品中,常採用「由大而小」及「由遠而近」的手法,逐漸聚焦到所要描寫的重點對象。下列同時使用此兩種手法的選項是:
(A)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C)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D)畫閣魂銷,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E)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10. 「用典」是古典詩詞常見的表現方式。下列關於各詩詞句子用典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天子三章傳,陳王七步才」用「曹植」的典故
(B)「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用「孔子」的典故
(C)「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用「白居易」的典故
(D)「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用「白樸」的典故
(E)「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用「屈原」的典故。